村级工会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建设好村级工会,充分发挥好村级工会的作用,对于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以及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到基层,就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在河南新乡延津县,以“党建+工会”为“绣花针”,以做强村级工会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县12个乡(镇)、345个村(居委会)工会组织全覆盖,发展农民工会员3万余人。(11月28日 《工人日报》)
村级工会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建设好村级工会,充分发挥好村级工会的作用,对于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以及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诚如上述延津县,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服务农民工的新举措,各村工会将无数农民工“粉丝”圈在身边,紧密地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振兴,画出了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
延津县村级工会“圈粉”秘诀不仅亮点频频,而且具有借鉴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可靠的工会主席,当地县委明确要求,所有村级工会主席一律由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支部委员兼任,这就为做好工会工作打下了基石,因为这样的工会主席,不仅是村级党组织的骨干力量,也是村里面有威望的人,组织工会活动,就能起到一呼百应的功效。
二是得力的工会扶持。据悉,新乡市总工会和延津县委的指导,从建会伊始,全县村级建会工作就用村级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标号”来“下料施工”,这就一方面有效弥补了村级工会政策性不强、业务能力不高的短板;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基层工会服务农民工工作赢在“起跑线”上。当然,上级工会对村级工会的扶持更有必要做到“细水长流”。
三是创新的工作方式。比如,延津县每个村都成立了外出务工农民工微信工作群;还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头雁”作用,由村党支部联合工会成立党工志愿服务队;再如,除了下“网上功夫”,各村工会还在网下服务中突出一个“小”字,确保精准,力求解决群众“痛点”,这就有效实现了工会服务的多元化与精准化相结合。
四是有力的帮扶模式。比如上述提到的,村党支部联合工会成立党工志愿服务队,在当地就积极开展帮助特困农民工办理“低保”,还经常性为外出务工农民工会员提供助老、留守儿童照顾、帮扶、培训、医疗等“家门口”的服务等等,这些贴心服务,既使工会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且有助于实现让农民工“在家舒心,在外安心”的局面。
诚如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建带工建,能够深度嵌入乡村基层社会,有效填补基层的“管理缝隙”。可以说,将工会的触角延伸到村级,不仅能够及时纾解农民工家庭的小问题、小纠纷、小疙瘩,而且对于基层社会治理大有裨益。故此,推进村级工会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各地也应该因地制宜摸索出一套工会“圈粉”秘诀,以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