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苹果往事
闲话筷子
■独家连载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独家连载
-三线军工建设尘封记忆 工会网上工作通俗演义 -劳动模范家国情怀 网络社会世相百态
(小说)
 

旧商场无奈停业 老职工谋划新生

“新华字典上说,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现在看来,全是骗人的。”

——红光商店售货员的感慨

开春以来,南川重工的搬迁工作进入紧张阶段,大部分设备和人员迁了出去,进入了南川工业园区。红光厂区的“记忆521”也进入实质性开发、改造和布展阶段,机械加工车间主展区已按计划改造成一个工业博物馆,展厅基本按照原来的车间原状部署,包括红光厂功勋设备——3米龙门铣床在内的机床以工作状态排列,不过已从工具变成了展品,就像是士兵由战阵化作兵马俑。

红光街上坐落着一家百货商店,名叫红光百货商场。

今天是这家商店最后一天营业,按照规划整体,红光厂搬迁之后,这里也要拆迁,商店停业,职工转岗分流。

南川重工建成之后,红光商店就开始营业,曾经是整个红光沟里最大的商业网点之一,生意非常红火。那个年代,南川重工职工家属吃的穿的用的,有一大部分来自这里。多少年里,外面的商业形势不断变化,红光商店却一直坚守传统,平稳营业,好像身处桃花源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直到今天才突然发现,它竟成了硕果仅存的老古董。近年来,实体商店受到网络电商的冲击,南川城里、省城中镇、乃至北京上海的许多百货商店都经营困难。红光商店因地处山沟反而躲过了几波风浪,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但是红光沟毕竟不是桃花源,在外界电商大潮的冲击下,眼看着经营状况江河日下,如今再也坚守不下去了。

这是红光百货最后一天开门迎客。按照改革规划,红光百货商店今天正式停业。停业之后,几个售货员也面临下岗分流。按照市里解困工作组的部署,将由市总工会负责他们的转岗安置。

商店里顾客寥寥,商场经理陈映红和几位中年售货员一边接待顾客,一边聊天拉家常。想当年商场售货员是人人羡慕的职业,家里有路子的人才能把子女安排到商场工作。陈映红当年刚到红光商店当售货员时,年轻漂亮,厂里很多青工下班后都喜欢到店里逛逛,不买什么,只为看她一眼。还有人仿照鲁迅笔下那位“豆腐西施”的名号,给她起了个外号“百货西施”。谁能想到,多少年过去,红光商店走向了末路,百货西施也和她当年的小姐妹一样年华老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售货员地位也如江河水位下降,甚至简直如雨点般一落千丈。售货员、驾驶员等人人羡慕的“八大员”,如今都成了低端劳动力的代名词。同一家红光商店,当初人们进来看新鲜,后来人们进来看热闹,现在人们进店来,为的是看古董。连他们聚在一起的聊天,都颇有一种“白头宫女在,漫坐说玄宗”的况味。

由于知道他们明天就要关门停业,今天来的顾客比以往要多。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下班时间。陈映红按响商场的下班电铃。这电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用到现在,铃一响就下班,第二天铃一响又上班,日复一日。只不过这次以后,再没有第二天的上班铃了。

说到今后的出路,售货员王东英说:“我今年46岁了,除了卖百货啥也不会,到哪里自谋职业去?这么多年,我们的青春都交给了这家商店,现在自谋职业,学啥都不会了,这么大年纪谁还要我们啊。”

陈映红说:“我们上学的时候,新华字典上这么说的,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现在看,完全是骗人的嘛!”

(连载28)

□关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