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关大学学生会干部染“官气”,耍“官威”的事例频繁曝光,引起舆论关注与批评:以服务学生为宗旨的学生会怎么成了“官场”?学生会干部的“官气”是从哪儿来的?
看了若干典型事例,不难找到根源。
某些学校“官场气候”的不良示范效应,是学生会官僚化的重要原因。某高校学生会干部任命公告,特别标注某职位为“正部长级”或“副部长级”,完全沿用了任用官员的措辞与套路,明显带有“官本位”倾向,仅这一点,足以令学生会干部以“官”自居,对“任命者”负责,怎么会代表学生利益,为同学服务?
有的校方重视学生会工作,不是为了服务同学,而是视为“加强管理力量”,因此不免给学生会干部某些“好处”,如保研资格或加分、推荐奖学金或对学生扣分的权力……权力缺乏制约就会“寻租”,利益也会导致自私,必然与学生会的服务宗旨背道而驰。
当学生会不再是提供义务服务的学生自治组织,就会被某些追求虚荣与功利的学生当做投机钻营的名利场。他们进入学生会不是为同学服务,而是为了争名夺利,因此才会演出媒体曝光的那些丑剧。即使那些以锻炼自己、增长见识为初衷走进学生会的学生,在上述大环境下,也难免被“污染”。
学生会变“小官场”,是教育的一种堕落。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让学生会回归学生自治、义务服务的本位,用制度保证学生会干部的公开、民主选举,而不是校方或相关老师的“任命”;同时,必须剥离那些附着在学生干部身份上的利益,杜绝追逐虚荣、功利者的钻营之路,让真正志在服务同学、锻炼自己的学生承担起责任,让学生会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组织。
□一刀(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