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海淀2020年初步建成“城市大脑”
用人单位招用享最高补贴达2.1万元
小学生体验地铁“安全卫士”
22万居民零保费坐享大病报销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视频图像大数据平台
海淀2020年初步建成“城市大脑”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海淀一直对科技创新、科技管理、科技应用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提高效益。记者了解到,海淀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从城市治理领域入手,以“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为契机,将海淀“城市大脑”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台,建立新型政企合作合伙人机制,培育一批高端科技领军企业,形成现代化的城市治理体系。2018年底将完成“城市大脑”框架设计,2020年底初步建成城市治理领域的“城市大脑”,2022年底“城市大脑”全面深化应用。

海淀把“城市大脑”作为重要抓手启动建设,在建设“城市大脑”中,将坚持以信息流为主线,综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数据跨行业、跨部门流转和“类人脑”处理,对全区进行全感知、全互联、全分析、全响应、全应用,实现对城市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的流程再造、模式创新、效率提高,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目前,海淀视频图像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城市大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完成,并已交付区交通支队、区城管执法局、区公安分局使用,特别是在城市治理领域的渣土整治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该平台自建成以来已积累车辆视频数据、图片数据、结构化数据(如车牌、颜色、型号、地点、时间)等5.7亿余条。平台成功配合区领导和有关行政部门设卡布控渣土车、研判渣土车通行轨迹30余次,出具行驶轨迹、落脚点、同行车辆分析报告160余份,为区交通支队提供涉嫌违规行驶证据1000余条,配合相关部门抓获的违法渣土车600余辆。

视频图像大数据平台就是“城市大脑”的“视觉中枢”,这个聪明的“视频中枢”能全天候感知路面各类车辆通行信息,采集车牌、辐射颜色、挡风玻璃等车辆特征,并具有类似人脑的思考能力,实现“以图搜车”、车辆通行规律分析等聪明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大大提升车辆动态管理效率,提高车辆执法力度,达到动态监督、精准执法、精细管理的目的。

平台建设单位海淀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巩振文副主任告诉记者,作为全区共建共享共用的视频图像大数据平台建设是海淀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的“小投资、大手笔”,是海淀“城市大脑”建设的“先遣队”。随着海淀区城市化、机动化的不断深化,车辆的动态管理越来越棘手,渣土车等特种车辆的野蛮闯红灯、渣土遗撒等违法行车行为对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市容造成了极大隐患。

据悉,平台已在海淀区环路、快速路出入口部署了800余路具有智能化抓拍功能的微卡口摄像机,实现了主干路网的全覆盖,近期还将建设1200余路,实现全部主要路口的覆盖。

海淀从渣土车治理开始,逐步用全区各类探头实现对公共区域人、车、物的动态感知和全面分析,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交通管理等和百姓息息相关的众多领域。

□本报记者 白莹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