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型学徒制值得大力推崇
玩“家长游戏”就能体验父母艰辛吗
提高科学素质 精准识别谣言
盲目考证 并不可取
千里挑一
社保“黑名单”制值得期待
规范共享单车押金 须完善监管机制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科学素质 精准识别谣言

 

10月,天气是冷了,但谣言的热度却没有消减,而且这个月的谣言还涉及各个领域,从吃的到用的再到天气,简直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谣言一, 柿子和酸奶同吃会致死;谣言二,身份证上贴创可贴防消磁;谣言三,新国标放宽白砂糖SO2残留量,威胁健康;谣言四,今年是“冷冬”,此后一年比一年冷……(10月30日《科技日报》)

谣言不是玩笑。一旦谣言广泛传播,就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有的还会导致严重后果。比如,食品谣言肆虐,容易造成社会恐慌,会对民众身心健康不利,还会给食品行业带来灭顶之灾。

有些造谣者造谣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好玩——或为吸引大家注意,或为赢得更多点击率。有些造谣者则别有用心,或是商界雇人抹黑竞争对手,或是敌对势力渗透我国意识形态。这些谣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危害极大。

谣言之所以是谣言,根本原因在于其不真实。有人制造谣言,这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而且是不少人总是信谣传谣呢?信谣传谣者众,反映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

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容易受到谣言误导,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抵制谣言,提高科学素质,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发力,公民个人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对公众而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份工作、一份责任、一份追求,让学习成为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增强自身“免疫力”,精准识别各类谣言,不受谣言的干扰和欺骗。如果自觉甄别谣言的能力不够,我们也有应对谣言的“招数”——看新闻就去官方、权威网站看,可以过滤谣言;对来路不明的消息、新闻做到不评论不转发,就可以终结谣言。

□谢庆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