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出行变奏曲
情怀的力量
微笑着凝视这世界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0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怀的力量

 

小时候,父亲常常告诉我,要做一个有情怀的人。那时太小,还不懂得情怀是什么。

父亲是一名乡村邮递员。我很小的时候就记得,父亲常常翻山越岭送邮件。后来条件改善了,他常常骑着一辆墨绿色自行车,把书信报刊等物送到千家万户。我大学毕业后,父亲仍在老家送邮件,不过改为骑摩托车了。父亲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

父亲常常告诉我们,他喜欢邮递员这份工作,特别是把书信送到那些留守群众手中时,他感到无比欣慰。父亲常常帮留守老人读信和回信,帮助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带各种物品。父亲无疑成了乡村最受欢迎的人,常有老人在路边张望,看见父亲送邮件来了都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

父亲年过六十后,仍然坚守在大山里做乡村邮递员。我们想把父亲接到城里享享福,父亲怎么都不情愿。父亲说,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走出大山去念书也离不开乡亲们的帮助,扎根乡村为乡亲服务是他最欣慰的事情。父亲老了,还在做一名快乐的乡村邮递员,也许这就是父亲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让父亲在偏远的乡村坚守至今。

我有一朋友,他的书房里有个小木箱,无论何时他都当宝贝似的。每次打开木箱前,他必定洗手。后来才知道,里面装满了一大摞家书,都是他读书时父亲写给他的。那时候他很自卑内向,甚至有些抑郁,过得闷闷不乐。他父亲知道后,来学校看过一次,他却避而不见,觉得自己愧对父亲又无力改变现状。

后来,他收到了父亲的信,一封接一封,字里行间全是满满的爱。他偶尔也回给父亲,就这样慢慢向父亲敞开心怀,直至解开心结。三年下来,父亲给他写了一百多封信,正是这些带着温暖爱意的信,慰藉着他的灵魂,助他走出抑郁阴影,让他重新做回阳光青年。

从此,这些家书被朋友小心收藏着,一直当宝贝似地存到现在。他说,父亲的家书是一味药,治好了他的病,也给他的人生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每读一次家书,都似乎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朋友告诉我,他也要学父亲的样子,做个有情怀的父亲,跟孩子们写写家书,通过传统的方式,寄语孩子们健康成长,在他们迷茫时给他们指点方向。

心若向阳,什么都不可阻挡。一个有情怀的人,自带一种向上的力量。

□赵自力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