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们的约定
朱自清的真性情
■征稿启事
多双筷子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10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双筷子

 

前几天去外地办事,路过老家。办完事,我准备去看看在老家的母亲。同行的还有一个同事。老家有一个著名的古村落,同事早就说要去看看,正好陪他了此心愿。

出发前,我给母亲打电话,说了有同事要来,让她提前准备准备。母亲乐呵呵地说,来就来呗,也没啥准备的,家里菜啊肉啊什么的啥都有,多个人无非也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没事没事。

母亲的话一下让我想起了40年前。40年前,家里要是来个客人,可不是多双筷子这么简单的事情。

那时候,母亲最怕的是家里来客。我们家9口人,每个月从生产队分回来105斤谷子,能碾70多斤米。缺油无荤的日子,这点米无论母亲怎么计划,就算在米里掺杂粮加野菜,都不够吃。要是家里来了客人,得去借米。

那年正月刚过,舅舅和表哥来了我家。舅舅一进门,母亲就慌了,她和舅舅说了几句话,安置他们坐下,她急急忙忙出门拐进了隔壁幺爷家,找幺爷借米。

那个年代各家互相借东西似乎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没人觉得难为情,也没人觉得开不了口。借米借油借上个鸡蛋,抑或借农具,甚至客来多了住不下到别人家借宿。借的一开口,被借的只要家里有,几乎没人说个“不”字。那时候基本家家日子都不好过,母亲在幺爷家没借上米,又转身去了隔壁广林家。那次,母亲一共跑了四五家,总算借到了一碗米。那碗米用个小布口袋装着,母亲怕舅舅看见不好意思,捂在怀里悄悄进了屋。借来了米没菜,此时正是青黄不接时,地里连野菜都还没长出来。情急之下,母亲把地里几天前刚种下的土豆种,挖了大约能炒一碗的出来做了菜。

后来一次我去舅舅家,平时舅舅家一般都吃玉米面糊糊,那一次桌上竟然有馒头。馒头加了麸皮,有些黑,我仍然很高兴,一口气吃了两个。当我伸手拿第三个时,母亲“啪”打了一下我的手,嗔道:这孩子,怎就没个饱足?!我一下明白了,这馒头的面粉一定是舅舅“借”来的。

那时候,我最盼望能去走亲戚。走亲戚,才能吃上一顿“好的”。但这种机遇不常有,家家日子都难,去一次别人家就是去“为难”别人一次,父母亲因此很少去走亲戚,偶尔去,一般也不带我。

思想中,车已到了家门口。下车来,等待着我们的是一桌热气腾腾的“盛宴”,母亲自养的土鸡,鱼是村里鱼塘天然放养的。打开冰箱,里面塞满了各式菜蔬。母亲所言非虚,如今现招待一桌客,真的就是多双筷子般简单的事。

□韦耀武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