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办企业效益不错,厂长决定组织职工去北京旅游。邻居孙叔和俺爸都在铸造车间干活,他个头瘦小,身体羸弱,从小长到大,最远去过市里。他听说要去北京,兴奋得几夜没合眼,提前半月便开始准备行李。
那次是孙叔第一次坐火车,踏上火车那一刻孙叔还止不住内心的兴奋,乐得合不拢嘴儿。车厢的乘客见孙叔老咧着嘴乐,误以为和自己打招呼,便也跟孙叔寒暄:“这位同志,哪里人呀?”
孙叔忙将本村村名报上。锁定范围太小,对方继续追问:“在什么地方?”孙叔又将邻村村名报上,并详细解释说:“两个村庄相邻,只隔着一片小树林。”
同行的副厂长笑得直不起腰,孙叔不知道他为何笑,也跟着咧开大嘴笑了起来。
火车行驶了一半旅途,上来了一位外地乘客,也是话痨,撇着方言跟孙叔扯了起来。两人各说各方言,互相听不懂,外地乘客只好尽量往普通话靠拢:“你们那里有何特产呀?”
孙叔听成了“你们那里人有何特点”,也用“本地”普通话回:“我们那里人爱吃辣的,爱喝烈性酒……”孙叔还没说完,副厂长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他经常全国各地出差,能听懂好几省的方言,他见孙叔答非所问,实在憋不住了。
火车还没到北京呢,孙叔闹得笑话已经塞满了车厢。回来后,孙叔走路都躲着乡亲们,唯恐被提及去旅游闹的笑话。
后来,孙叔因身体原因,离开了工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县城建了服装批发市场,孙叔也租赁了个摊位做起了服装生意。孙叔负责进货,孙婶负责在家销售。孙叔那几年常跑南方进货,不仅练就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且还能说几省方言。孙叔得意地讲,他有语言天赋,天生靠嘴吃饭,走到哪里就说哪里的方言。挣了钱的孙叔一下在服装市场买了三个摊位,成了本地先富起来的人。
儿媳生了孩子后,孙叔将服装摊位租赁了出去,和孙婶在家看孙子。前几年,孙叔大病一场,他也想开了,趁着身体硬朗,他要和孙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几年,老两口全国各地都逛遍了。
去年,老两口跟团去了韩国旅游。听孙婶回来说,孙叔去韩国,话痨的毛病还未改,走到哪里也跟人家韩国人聊天。别说,孙叔普通话、方言外加手语一起忙活,竟然和韩国人“相谈甚欢”。
有人问孙叔,韩国人讲的啥,孙叔回:“无外乎,您好,欢迎再来之类的客气话儿。笑容是无国界的,我对他笑,他回报我笑,这就够了,细问那么多干嘛。”
嘿,几十年过去,孙叔还对当年上北京被大家笑话的事儿念念不忘,他认为,当年答非所问,是从未出过远门,见识少,但他笑对每一位陌生乘客的友好态度是值得借鉴的。而现在去国外旅游,坚持说中国话是自信的表现,他是行走的孔子学院呢。
兜里有了钱的孙叔,果然气场不同往日了。
□马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