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拥抱年轻人,一些老字号近年来也纷纷尝试推出一些颇具“青春气息”的“小字号”,从产品、服务、体验方面也做出了调整。这家位于北京北三环的一家新开不久的点心店,就是一家老字号的创新品牌。这些造型小巧、花样精致的点心,很难想象,这样“网红脸”的点心铺子“稻田日记”,背后竟是拥有124年历史的老字号北京稻香村。(10月6日央视网)
一块招牌后面就是一段传奇,一尺柜台后都藏着一招绝活——老字号是见证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在很多“老字号”企业经营者眼里,“老字号”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老字号”企业生产的商品已经丧失了社会价值,已经或即将被淘汰。尤其是不少“老字号”由于长期忽视品牌经营和建设躺在所谓的“金字招牌”上不思进取,吃老本,结果往往招致“老字号”品牌文化积淀损失殆尽。
毋庸置疑,“老字号”要应对“生存危机”,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特许加盟和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业态,加强标准化建设,学会借助“外脑”。老字号企业既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和信誉优势,实现社会资本的积聚,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经济实力,又要注重保持自己的传统特色,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巩固原有的品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品牌。对于一些“老字号”来说,品牌和服务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老字号”要想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就必须做足“文化戏”,除了不断挖掘和弘扬“老字号”的文化内涵外,还需要输入新的文化元素。当然,“老字号”在奋发图强的过程中更应珍视固有的企业文化、品牌潜质,充分发挥“老字号”文化本体的辐射力,吸取现代管理经验,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使“老字号”魅力弥新。□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