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景区跳出“门票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
“月饼进工地”暖人心接地气
对不文明司机 不妨实施信用惩戒
“21天不生气”
网贷平台花式包装 须小心防范
让快递包装真正“绿”起来
不要过度迷恋 “网红月饼”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月饼进工地”暖人心接地气

 

9月16日,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志愿者走进合肥地铁建设工地,与工友们一起制作月饼并送上工地,喜迎中秋佳节。(9月17日《工人日报》)

中秋节就要到了,回家团圆被提上了很多人的日程。然而,有些人虽有回家的念头,但由于各种原因,却无法实现团圆。比如,很多正在为赶工期而忙碌的建筑工人,中秋节就不能回家与家人团圆。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毋庸置疑,在此期间若有人与不回家者一块制作并分享月饼,那自然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月饼是团圆的象征,有人与自己一同制作月饼,至少表达着一种“亲情守望、互相眷顾”的美好情感。

从这层意思讲,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志愿者走进合肥地铁建设工地,与工友们一起制作月饼并送上工地的举动颇有意义。一方面,“月饼进工地”弥补了工人师傅不能回家团圆的缺憾,让他们收获了归宿感、认同感,而这正彰显了城市的包容性、体现了城市温馨的一面;另一方面,“月饼进工地”折射出志愿服务的“精准”独到,体现出志愿服务者对城市建设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充分展示了城市的文明气质、绝佳形象。

“月饼进工地”所传递的内涵还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能感悟到其中深意。总而言之,“月饼进工地”既暖人心,又接地气。对于这项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在为其点赞的同时,也希望更多人能积极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向我们的城市建设者表达善意,让他们身在异乡仍感到善意不断、亲情绵绵。如此,我们的城市将更有厚度,我们的社会也将更有温度。□桑胜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