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餐桌上的小康之路
母亲的燕子
良师益友的典范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餐桌上的小康之路

 

从小菜半边粮的吃不饱到家有余粮,从四菜一汤到丰盛的大餐,餐桌上的变迁让我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小时候家境贫寒,母亲常常为一日三餐而忧愁。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家庭的粮食是不够吃的,母亲处心积虑在门前屋后种植了大片的蔬菜,什么白菜、黄瓜、南瓜,什么辣椒、萝卜、丝瓜,也不至于是无米之炊,但我们三个孩子总觉得肚子空空的,大概是因为没有什么油水的缘故吧。

印象中,玉米饼、米粥、红薯等是那个年代随季节变换而变更的主食,除非有亲戚来,全家才有机会吃上白米饭。吃的菜,自然是母亲一手栽种的蔬菜,家里几只母鸡下的蛋,平时从来舍不得吃,只有碰到我们兄弟三个过生日或者逢年过节,父母才会“大度”地炖上几个鸡蛋。

节省下来的鸡蛋可是大有用处的,煤油、火柴、食盐甚至我们的学费。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过年。过年三天,精打细算的母亲总能让我们每顿都吃上白米饭,父母还会买点猪肉,做些我们最爱吃的肉丸、饺子。时至今日,童年的记忆,更多的停留在年三十儿的团圆饭上。

五年级时,父母为了激励我好好读书,郑重承诺:如果我能考上镇上中学,那就可以天天让我带米饭去学校吃午饭。那时候,天天吃米饭可是我梦寐以求的夙愿。完全可以说:吃上白米饭是年幼的我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

1981年,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市一中。记得当时学生的伙食费是每月6.8元,吃的米饭还得自己把大米交到学校保管室换取饭票。学校中午供应一顿菜,早餐晚餐都是白饭就着各自从家中带去的咸菜。每日午餐时,十个人一大钵饭和一盆菜,值日生分饭菜时,十双眼睛都盯着,生怕给自己分少了吃亏。现在想来,依然觉得很是苦涩。

高考落榜后,我毅然决然地迈进了军营。刚到部队时,我感觉连队的伙食特别好,每顿两荤一素,每个星期都能吃上一两回大排或鸡腿,碰到元旦、劳动节、国庆节和春节,我们还会加菜。在部队工作生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明显长胖了。后来,一直是四菜一汤,直到八年后我转业回地方。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家里餐桌上的饮食已从“要吃饱”过渡到“要吃好”。主食方面除了大米,杂粮也偶尔变着花样走上餐桌。菜品的种类呈现多样化,鸡鸭鱼肉几乎是餐餐都有,时令蔬菜轮番上桌。勤劳的老婆时常照着菜谱,琢磨一些新的烹饪方法。周末,我们一家人还会选择外出就餐,犒劳犒劳自己。

在保障家人餐饮健康方面,妻子无疑是劳苦功高。她认为蔬菜要吃绿色无污染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肉禽要吃新鲜的,连花生油都要购买非转基因的……近几年,妻子在市场上挑剔食材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她关注着哪些食材有营养、什么食材能防衰老、什么食材能清心明目……

回忆过去生存的艰难才觉得今天生活的美好。小小的餐桌,映射着当今社会发展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富强,咱老百姓的日子会更加甜美!是的,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餐桌已经奔向“小康”了!

□阎友新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