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藏在时光里的变化
“我不想走了”
曾巩的人生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8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巩的人生路

 

曾巩,字子固,北宋临川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曾巩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官宦之家,少年丧母,祖父与父亲都在地方任职。曾巩小时候不仅聪慧,而且勤奋,他12岁时所作的《六论》,语言精练,章法奇巧,气势雄伟,很快便在乡里声名鹊起。

景祐三年(1036年),18岁的曾巩带着满腹经纶赴京赶考,本欲蟾宫折桂,却不想竟是铩羽而归,这对一个志存高远的青年来说,几乎被打懵了。景祐四年,他任县令的父亲遭人诬陷被罢官,全家十余口人的生计一下子落到了“不识愁滋味”的他的身上。曾巩只好收起诗书下田干活,操持家务,他甚至还做起了生意,在东南沿海一带辛苦奔波。

尽管生活不易,但毕竟殷实的家底还在,而且年轻输得起。对这次挫折,曾巩只不过趔趄了两下,最后还是站住了。庆历元年(1041年),23岁的曾巩再次进京,他入了太学,进而拜访欧阳修,撰写了《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并献杂文时务策两编。他向欧公请教,实心实意要拜欧阳修为师。欧阳修读了他的文章,甚感惊异,发出了“昆仑倾黄河,渺漫盈百川”之叹,高兴地说:“过吾门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其间,曾巩还有幸与后来震动大宋朝野的王安石相识并成为朋友。曾巩很佩服王安石的才学,称赞他的文章已臻“大匠谢刀尺”之境。

然而老天好像有意戏弄他,庆历二年,曾巩与他的弟弟双双落榜,而他的朋友王安石却赫然高中。庆历四年,曾巩撰《上欧阳舍人书》,推荐王安石,他说:“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不可失也。”庆历七年,曾巩的父亲客死在流放途中。二次落榜与丧父的双重打击,使曾巩陷入了一场更为严重的危机之中,就连家乡人也在看他的笑话:“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前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曾巩没有被接二连三的困难和流言蜚语击倒,此后十余年,他闭门授书,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虽“十年万事常坎壈,奔走未足供藜羹”,但他心中的信念始终没有磨灭。曾巩再次“高考”落榜后,欧阳修为他作了《送曾巩秀才序》,说“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夫不咎岁菑播是勤,其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回到老家后,曾巩始终保持着和欧阳修的联系,因而经常受到勉励。王安石等人也不断地与他书信来往,这使他在逆境中找到了灵魂的慰藉。他珍惜寸阴,“菑播是勤”,但由于身患疾病、经济困难等原因,曾巩耽误了几次赴京应试的机会。

一块钢坯,必须经过炉火的反复熔炼,经过大锤的多次捶打和淬火、砥砺,才会成为一把无与伦比的锋利宝剑。苍天不负有心人。嘉佑二年(1057年),39岁的曾巩第三次赴京赶考,这一次的考官正是他的恩师欧阳修。老天总算睁了眼,不仅曾巩,他的两个弟弟曾弁、曾布,以及两个妹婿王无咎、王彦深,一门5人都金榜题名。更巧合的是,来自眉州(今四川眉山)的青年才俊苏轼、苏辙二位兄弟也与他们同登进士第。

曾巩从此步入政坛、文坛,最终成为青史留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风云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