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精神一直贯穿于我这十年的工作、生活中。”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北京邮政科学研究设计院办公室主任高威威说,奥运精神之于他,就好像是一个精神宝藏,为后来的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
“当时,我们单位只有6个人被抽调参加了奥运志愿服务,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当时不知被多少人羡慕呢!”高威威说,他的任务是开车接送官员、运动员,每天早上六点就要出门赶赴西郊机场,和出租车一起排队等候,“承担这项任务的人必须政治过硬,驾驶经验丰富,当时单位优中选优,挑出我们几个人参加。”
“作为一名普通职工,一辈子能有几次机会服务这种国家级重大活动啊!所以,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哪怕每天起早贪黑,也没有一个人有怨言。”高威威说,虽然十年过去了,但当时参与志愿服务的点滴他仍记忆犹新。
在高威威的书桌上,至今珍藏着一张来自台湾友人的名片,“那是我负责接送的一名台湾地区官员,当我带着他穿城而过的时候,他十分动容地说,‘没想到祖国的发展这么快,这么好,不光是场馆建设得好,各项保障服务也非常到位’。”高威威说,可能是有感于自己所提供的优质志愿服务,这位官员在下车时特意向他递上了一张名片。
特别难得的是,奥运会还让高威威多了一群“亲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们是我家庭之外的兄弟姐妹。”高威威回忆道,提供奥运志愿服务的时候,他们是以小队为单位的,每个小队十辆车,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冒着酷暑排队等候,冒着大雨将客人送至目的地……大家虽来自各行各业,但这段特殊的共同经历让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直至奥运会结束后许多年,他们仍会抽出时间聚会,成为了无话不谈的“亲人”。
“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是奥运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身体中。”高威威说道,他牢牢记得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那是在很多年以后他才意识到,奥运精神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工作中,他变得比从前更加乐观、积极、向上,更加勇于拼搏,特别是那股不服输的精神,鞭策着他不断进步。
□本报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