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改革开放像一缕春风不仅复苏了严寒渐冻的大地,也让建筑工地的居住环境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2004年,我刚入职,被分配到北方一个高速公路项目上,刚从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转入寂静的荒山野岭,我被吓住了也被震撼了,宿舍是在一片庄稼地里开辟的平地上建起的简易板房,周围是一片看不到尽头的玉米地,宿舍的地面只是铺了一层红砖,时不时会有小爬虫的光顾,板房的材质不隔音,晚上睡觉都能听到隔壁的呼噜声……
面对简陋的活动板房,与社会有点脱节的生活节奏以及烈日骄阳、尘土飞扬的工地环境,我多了抱怨和唠叨,正当我无所适从,迷茫无助时。一位经历过十几条铁路建设的老师傅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你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困难,那时候的工程人是真的苦,过去有句话‘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说的就是我们工程人,那时候真的是一穷二白‘守山餐,伴山眠。风梳头,汗洗脸’。 穷山恶水里,得自己开辟住所,栽四根木桩,围一圈草席,盖上茅草就是一个工棚,四摞砖头加上一块木板就是一张床,十几个人挤在工棚里,夏天像蒸笼,冬天又冷得像冰窖,还有老鼠虫子钻来钻去。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工地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整齐的宿舍,有了统一的办公区域,有了专门的食堂,有了方便的洗澡间,通了电,夏有风扇冬有暖气,还有统一舒适的床铺。这是多年前我们想也不敢想的。安下心,踏实下来,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居住环境会变得更好。”
老师傅的话像小锤子,一下一下敲进了我的内心,我开始沉淀下来,认真对待生活和工作。如今我已经走过了好几个工程项目,工地环境,居住场所真是一点点在发生着变化。从“家园式项目”到“花园式项目”,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装配式建筑等都已是项目建设的必选项。对于作业在一线的工人来说,居住环境也在逐渐改善。每一个新项目的临建都考虑到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办公地点、生活区域都会因地制宜,或租住,或自己搭建,不管哪种形式,但内部的设施都是齐全的,木地板、吊顶,成排的太阳能热水器、宽敞的浴室,空调网线,现代化办公设备,这些在以前不敢想象得设施,让工地上的工作生活变的更加便捷,更加舒适。
改革开放像一缕春风,更像一阵细雨为古老的中华大地注入了无限生机,也给工程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的工程人就像老师傅一样从风餐露宿,筚路蓝缕走到了现如今的小康社会,他们吃过苦,受过累,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与时代一起进步,一代代传承着工程人坚韧顽强,奉献担当的精神。
40年光阴似箭,工地生活的变化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从过去拥挤简陋的工棚到现在整齐划一、美观整洁的标准化宿舍,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记录着时代发展的轨迹,也见证了4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飞跃。
□杨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