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开门、按照标注的编号取车……昨天上午10点,家住朝阳区吉庆里社区工体西里小区4号楼的石女士走进设置在小区的智能车棚,快速完成了取车事项。在这个智能车棚中,居民不仅可以便捷地完成存取车的步骤,还可以给电动车充电。
记者了解到,智能车棚只是吉庆里社区众多变化中的一项。自去年开展全要素小区建设以来,该社区迎来了社区文化墙、门禁系统、整体花园改造等一系列的变化。
整体有机改建老旧小区
全要素小区是指从设施与功能、空间与交往、生活与生态等多角度、全方位满足居民全生命周期和谐宜居需要的小区。
朝外街道副主任孙伟介绍:“朝外街道辖区共有39个老旧小区,这些小区普遍存在设施老化、功能缺失、服务缺项等问题。街道作为全要素小区建设的首试点,针对老旧小区出现的种种问题,要从设施与功能、空间与交往、生活与生态等方面对老旧小区进行修复、补充、完善。”
据了解,朝外街道结合“全要素”特点,从多方面对小区进行整体有机改建。改造升级自行车棚三处,营造良好停车环境;增添楼院内小微景观两处,绿化面积200平方米;更新智能门禁系统,增设全景监控,确保小区安全无死角;打造传统文化阵地,实现楼院、楼门文化宣传全覆盖;新设置自助售餐、衣物回收、生活服务设施,提供类型丰富、便捷可达的高品质社区服务。
智能急救站1分钟借到轮椅
据介绍,2017年开始,朝阳区在朝外、东湖、亚运村、六里屯等街道探索全要素小区建设。在总结试点街道经验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朝阳区全要素小区设计导则》,从十个方面57项细目给予指导参考,采取小规模、渐进式、减量化、可持续的方式,对不同类型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进行有机更新、系统治理。
其中,朝外街道整合资金,将天福园小区居民楼外墙保温改造、院内绿化美化、停车管理和平安建设等工程进行一揽子升级改造,建立规范的警备工作室,完善电子巡更系统,将地区298个公共区域摄像头和45家社会单位摄像头纳入社会治理平台,实现实时监控、统一调配、及时处置,实现了小区智慧安防目标。
东湖街道澳洲康都小区通过全要素建设,目前绿荫掩映、流水亭台、干净整洁、交通有序,有橡胶铺设的儿童乐园,有居民们创意绘画的文化墙,有为残障人士专设的温馨家园,还有轮椅、担架、包扎止血用品等可免费借用的智能急救站。不久前,居民魏先生的父亲突发腿疾,在小区的智能急救站,下载APP、扫码,不到1分钟就成功借到了一辆轮椅。
探索智慧小区建设
据了解,下一步朝阳区将探索智慧小区建设,提升信息服化务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管理模式,结合智慧物业建设,依托街道“一平台两系统”功能,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智能化建设,推广自行车棚改造升级经验,增加快递收发室、废品回收机、自助售餐机等智能终端,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智慧服务。
今年,朝阳区全要素小区建设扩大到43个街乡的57个小区,从功能、空间、环境、人文、管理等五大要素,对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进行系统改造升级。预计,11月底前将完成57个小区的全要素小区建设。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阳区率先推出全要素小区治理概念是当前全市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加强社区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目前各区在探索更好推动精治共治法治方面已经形成了很多良好的实践经验,比如东城的“小院公约”、石景山的“老街坊议事厅”等,通过居民自我约束、共同管理的自治方式,可以更好地做到从居民的需求出发,使社区治理更加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盛丽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