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活动的意见》,要求各县区、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为劳模工匠创新“撑腰搭台”。这是该市第一份以市政府名义下发的支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文件。(7月18日《工人日报》)
当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无论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更迫切地呼唤着技术创新的引领。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已经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许多企业的技术含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生产和服务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劳模和工匠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新优势,有助于加快传统技艺和先进技能的突破、传授和培养,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秦皇岛市成立劳模工匠工作室,已经极大地起到了对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比如在这些工作室的带动下,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蓬勃开展,超过40万名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5年来累计产生创新成果3500多项,征集合理化建议6万多条,创效近10亿元。这表明,在技术创新的领域,广大职工同样有着巨大的潜能,不仅可以推动创新发展,也通过技术创新活动让自己实现价值、超越平凡。
现在,为进一步加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力度,秦皇岛市首次以市政府名义下发文件,为劳模工匠创新“撑腰搭台”,进一步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技术引领的“方向标”、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和职工素质提升的“聚能环”,若此,创新工作室将在技术进步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如此为劳模工匠创新“撑腰搭台”,值得各地借鉴推广。□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