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夏天的馋
“基辅号”航母游
■征稿启事
舒婷坚守的心灵故乡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舒婷坚守的心灵故乡
——读舒婷新书《真水无香》
 

著名诗人舒婷,以诗歌蜚声文坛。在一代人心中,舒婷是诗意、美丽的代名词。从《致橡树》到《思念》,让人领略了一个充满缠绵、性情温顺的朦胧派女诗人形象。而现在,舒婷的散文集《真水无香》(作家出版社2018年7月第1版),是一种还原到生活常态的本真,展现舒婷坚守的心灵故乡。

舒婷以诗立世,以散文延续写作的光辉。这本《真水无香》,围绕着故乡小岛鼓浪屿而作,舒婷以清朗的文笔和充满温暖回忆的照片,对故乡及人生进行了梳理。她写到了岛上的旧屋、动物、植物,还用了大量沉静而节制的文字回忆了父亲母亲,回忆了《致橡树》的原型和创作过程,并追想了花腔女高音颜宝玲、陈寅恪的助手黄萱、岛上民间藏书家曾先生等一批颇具传奇色彩的乡贤。在舒婷看来,这些终生带着鼓浪屿印记的人,才是她这部书书写的重点。通过她内心的回访,洋溢着一种令人叹息的真情和感伤,更体现了诗人真挚、炽热的情怀。

舒婷来自美丽的小岛鼓浪屿。对于故乡“鼓浪屿”,她并没有太多抒情性的评语,而是细致地写到了岛上她所感受到的一切:“鼓浪屿真的有些迷人。看小岛上树木丛生,百鸟齐鸣,各种洋建筑,还有蓝天、大海做背景。虽然这里台风经常光顾,蟑螂、老鼠经常出入,偷盗时有发生,出行要坐渡轮,还是让人向往。”

舒婷童年如男孩子般淘气,记忆力特别好,在书中分享了那些快乐的时光。青年时代也无法逃脱上山下乡的命运,想象一下,戴着千度近视眼镜,身体瘦弱的她挑着担子,抱着铁锨,劳动之余还不忘捧书阅读,与周围环境那么格格不入,而这却让人读到了一个真实的舒婷。

舒婷的诗是朦胧的,可她的散文却是现实主义的,自然、质朴、亲切、有感情。如《一根幸运的木棍》中,写浪屿历史以来就是个步行岛,法律连自行车都禁止。养着一部消防车,为了不生锈,偶尔晚上出来活动,浇花或冲洗街道,小小孩们便大喊大叫以为是恐龙。邮递员虽然配给了自行车却不敢用。小街小巷居多,路面忽高忽低,任你把车铃揿得再虚张声势,行人不管不顾,依然悠闲地走在中间。因此邮递员们都负重如牛,总是超时超量工作。

舒婷的诗歌,以美丽动人的忧伤,创造出了特殊魅力,其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在忧伤中始终伴随着对未来的憧憬。可一旦放下诗歌,改用散文方式进行创作,舒婷并不高产,对文字对情感的认真和执着,使她在这个速食的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在回望自己的写作历程时,舒婷说:“不可否认,我的家族,我的认知,我的生存方式,我的写作源泉,我的最微小的奉献和不可企及的遗憾,都和这个小小岛屿息息相关。”她很多的文字围绕着鼓浪屿而写,写得如此真情,的确值得令人称赞。此时,读她的散文,就像平和的散步,让人很舒服。

鼓浪屿的每一条小道,每一幢洋房,每一处芳香的花草,都在娓娓讲述一个个看似古老的故事。如果你追求心灵充实岁月静好,应该读读《真水无香》。你可以跟着舒婷细腻平实的笔触,深情地翻阅她生命记忆中的动物、植物、细小的人和事,静静地感受那些不可断绝的精神纽带对人类生活的微妙影响。在浮躁气氛蔓延的今天,阅读舒婷的文字,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迪!

□张光茫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