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企业“个性福利”也是留人法宝
“绿色快递”呼唤“包装革命”
“教师忌语”让教育 少些伤害多些关爱
遏制“流量陷阱” 要各方共同努力
过期药怎么处理
别让赌球绑架了世界杯的快乐
推进文明养犬 要坚持严格执法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师忌语”让教育 少些伤害多些关爱

 

“以后老师再也不会喜欢你了。”“你太让老师失望了。”“同学们谁也不要理他。”……在2017级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北京市密云区第七小学向家长、学生征集了“教师忌语”,了解学生心中最“扎心”的话,警示教师避免“雷区”。(6月21日《北京晨报》)

所谓“教师忌语”,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从业者、教育工作者不适宜说,也不应该说的话。那么反过来说,如果有教师对学生说了这样的话,又会怎么样?部分心理不太敏感的孩子,可能过一会儿就忘记了;而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心理比较敏感的孩子,势必会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因为一句话,而影响到一些孩子的一生,造成堪称是灾难性的后果。

客观上我们承认一些老师在对学生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主观目的并不是去伤害孩子,而只是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下的一种脱口而出,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孩子改正现在的错误和问题,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但是因为这些“教师忌语”杀伤力太大,很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让老师的初衷和结果背道而驰。因此,对于这样的“教师忌语”,说,不如不说;多说,不如少说。

北京市密云区第七小学向学校老师公布的这些“教师忌语”,都是从学生和家长当中公开征集而来。这意味着,这些话可能正是以前老师对学生或者是家长说过的,也对学生造成了伤害,招致了家长反感的。而现在学校征集出来,打印成章送到全体教师们的手中,就是希望引起老师的反思,不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再说类似的话。

“教师忌语”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愉悦、没有语言暴力和语言伤害的学习、成长环境,这当然是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的。□天歌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