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机关单位“共享车位”值得借鉴
“世界杯协议书”体现的是生活智慧
别用“世界杯” 为难“林妹妹考生”
治理网络“虚假点评” 应追究“点评人”责任
钓鱼邮件
公共场所“头顶大事”不容忽视
特定场合交警 就该不苟言笑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网络“虚假点评” 应追究“点评人”责任

 

郭元鹏:端午小长假来临,一些住宿、餐饮类服务点评软件“刷单侠”盛行,充斥着夸大的宣介词、虚假的点评语,令假日出行的消费者真伪难辨。点评要讲诚信,才能助力网上消费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约束和惩罚点评人才是关键。首先应有“一个身份证只允许注册一个号码”的约束。其次,对于“虚假点评”参与者也应该有一定的监管,乃至于惩罚措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