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普通的农民,50年来,我经历了或大或小的三次搬家,见证了从茅草屋到楼房的变迁,也经历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每一次搬家都给我留下了不同的印象。那些生命中如歌的记忆,一直驻在我的心底,不曾老去。
上世纪70年代,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次搬家。在那个困难的岁月里,吃饭都成问题,更不用说住房了。迫于生计,我跟随父母搬到了姥爷家,告别了那个生活了6年的故土。姥姥已经故去,姥爷一家人也是为了糊口,投奔吉林亲戚家去了(那时候我们管这叫下东北)。我虽然小,但却记得很清楚,爷爷赶着老牛车,我坐在车上,陪伴我的是家里仅有的几件老家具和几床破棉被。我看着那座破烂不堪的房子渐渐离我远去,直到它慢慢离开了我的视线。屋顶上随风飘舞的野草,就好像那个荒芜的年代,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远去的。
之后,我们一家人住进了三间低矮的茅草屋,大人举起手就可以摸着屋檐。墙是土坯垒的,屋顶上是玉米和高粱秆搭成的,上面又上了一层厚厚的土。只是比以前的房子强一些,勉强可以栖身。但是,这样的房子冬天还好说,等到了夏天,下雨天屋顶漏雨是经常的事,为了接屋顶漏下的水,屋子里锅碗瓢盆摆的到处都是。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屋外哗哗的雨声,以及屋内我们的玩闹声,互相交织,许多年来,这样的情景时时在我眼前浮现。在那样一个年代里,有欢乐,但更多的是生活带给我们的无奈和叹息。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地,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的伟大构想,给全中国人民带来了曙光。那年,我们这儿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分到了自己的承包田,小麦、玉米、棉花收成都很好,基本上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家在原先的村里分到了一块宅基地,盖起了五间大瓦房。在那时这样的房子是屈指可数的。我们全家从姥爷家搬了回来,回到那个阔别已久的家。更令人高兴的是,新居里通上了电,安上了电灯。望着雪白的墙壁和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前几年,铝电厂落户镇上,我们村也在开发区之内,所以必须搬迁。经过政府的筹划,在220国道以北,开发区以西规划筹建居民小区。我村和邻村的几个村要一起率先搬入小区。 2017年6月,我们全家搬进了小区楼上。房子是130平方米的,而且是精心装修过的,屋外的墙壁是用既环保又保温隔热的材料贴成的,屋内用最环保的墙面漆漆成,地面是高档的地板砖铺成的,门窗全部是铝合金或高档木质材料。屋内各种家电一应俱全。相比以前的老屋,真是天壤之别。
搬入小区后,我们又成立了新的社区,我村率先实行了土地流转,统一转让给了承包大户,村民们可以安心地在外打工,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阳台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日出。每每我站在那里,望向远方那片天空,心里便充满希望。我知道,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三次搬家,三种不同的惊喜,三段别样的故事。怀揣着不同的心情与期待,实现着不同岁月的安居梦。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程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