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时出现三层回字形都城
在元大都城建造之前,中国古代的都城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变迁,最主要的都城先在西安和洛阳,是从西周和东周时期开始的,历经秦汉到隋唐时期,都城模式基本固定,皇城和宫城大多是在都城的北面,而都城和皇城、宫城的中轴线也往往不是在一条直线上。
到宋金时期,都城建造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成为都城套皇城、皇城又套宫城的三层回字形式。这时的都城、皇城、宫城采用的是同一条中轴线。也就是从都城的正南门,穿过皇城的正南门,再穿过宫城的正南门,然后穿过宫城正北门和皇城正北门,直达都城的正北门。这种都城模式,是与《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都城建造理想最相似的。北宋东京开封府的都城模式就是这样的,金朝建中都城,也是模仿北宋东京的模式。
《周礼·考工记》的模式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里的“匠人营国”,就是建造都城,是把都城设计成三层相套的回字形的样子。还有两句很重要,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也就是把太庙放在皇城的东边,把社稷坛放在皇城的西边,把政府衙署放在皇城的南边,把商市放在皇城的北边。
钟鼓楼成元朝中轴线最北端
元朝大都城的建设,在宋、金都城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首先,是把鼓楼和钟楼从皇城前面的东西并置,迁移到皇城后面,南北排列,鼓楼在前,钟楼在后。同时,钟鼓楼被设置在都城中心的位置,成为大都城中轴线的最北端。从这里向南,穿过皇城和宫城,直达大都城的正南门丽正门(今正阳门)。
这个设计模式是以前中国古代所有都城都没有的。第一,把钟鼓楼放在全城的中心,表明这里才是整个都城最重要的建筑。第二,皇城和宫城都在钟鼓楼的南面,体现了一种“天人关系”。钟鼓楼是计量天体运行规律的设施,是高高在上的。皇城和宫城的地位虽然尊贵,但是与上天相比,总归稍逊。皇帝是“天子”,当然要北面朝拜上天。
其次,是把太庙和社稷坛设置在了皇城的两侧,太庙在东,社稷坛在西。这个设置表明,作为游牧民族领袖的蒙古帝王,把中原地区汉族的农耕文化当成了“正统”文化,加以崇奉。而在游牧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是没有太庙和社稷坛的概念的。
早在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就是宗法制,天子是天下大宗,他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天子分封皇子到各地为诸侯王,他们祭祀自己祖先的地方称为宗庙。诸侯分封自己的子孙到各封地为士大夫,也建有祭祀自己祖先的处所,称为宗祠。
蒙古国崛起后,元太宗窝阔台建造了蒙古国的第一座都城和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却没有建造太庙。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遵行“汉法”,在建造大都城之前就在旧燕京城设置了太庙,在建造新大都城之后,即在皇城东侧的齐化门(今朝阳门)里建造有新的太庙。这处太庙,是大都城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太庙与社稷坛代表“家国”
如果说钟鼓楼和皇城之间标示的是“天人关系”,那么,太庙与社稷坛则代表的是“家国关系”,太庙代表的是家,社稷坛则代表的是国。
大都城两侧的太庙和社稷坛是一组对称的关系。太庙在东、社稷坛在西,还有另一层意思,即阴阳五行关系。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地是由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而与这五种物质对应的则是五个方位,即:金属西、木属东、水属北、火属南、土属中。又有五种观念,即:金属义、木属仁、水属智、火属礼、土属信。此外,东、南、西、北又对应代表了四时中的春、夏、秋、冬。这是古人观念中的世界构成格局。
太庙在东,属木,属仁;社稷坛在西,属金,属义。仁与孝在治家方面是最基本的观念,而义与忠在理国方面也是最基本的大纲。东属木,是万物生长的地方,故而金中都东面有一门称施仁门。西属金,是万物成熟的地方,故而金中都西面有一门称彰义门。由此可见,古人在规划设计都城各种重要礼仪设施的时候,是以非常深厚的哲学观念(宇宙观)作为基础的。
有许多人对元大都中轴线是否就是明清北京中轴线的问题存有疑义,疑义之一就是旧鼓楼大街的存在。其实,元大都的中轴线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是在一条线上的。如上所述,元大都中轴线与宋、金时期的最大不同,是元大都中轴线的北端是钟鼓楼,而宋东京、金中都的中轴线是贯穿整个都城的。之所以出现这个不同,与当时人们的观念变化有密切关系。
其一,金中都南面三门、北面四门,故而可以南北两门贯穿,而元大都南面三门、北面两门,不可能贯穿。其二,金中都的钟鼓楼分列皇城前面,而元大都的钟鼓楼坐落在皇城后面。为了表示元大都的北端是在钟鼓楼,故而在鼓楼西侧有一条斜街,再往北修一条大街。其三,如果大都城的中轴线再往西移,就会移到积水潭和太液池里面去了。
摘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