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基层应成为高校毕业生历练成长的舞台
“悲情牌水果”是对善心的亵渎
话说工会机关 挂职干部
“刷单”陷阱
流浪狗伤人事件增多 提示管理手段要升级
要给飙车“轰鸣党”按下停止键
市民锻炼亟需破解 “有心无地”的难题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8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应成为高校毕业生历练成长的舞台

 

基层应该成为高校毕业生历练成长的舞台。在中央要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当下,各级政府更应把关注点集中在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方面,解决好大学生薪酬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6名在读和已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3%的受访大学生考虑到基层就业,75.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到基层就业对自身发展影响大。(5月8日《中国青年报》)

这一调查数据折射了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平和理性,同时也映射出了社会价值判断的变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基层作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连续出台鼓励性政策予以促进。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从政策、资金等多个角度提出对策,破解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发挥作用不够、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等问题。

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一边是基层人才十分匮乏,但政策“红利”和发展空间优势明显的基层。只要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上加以引导教育,不仅可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还能够为基层提供人才储备,更可以为精准扶贫提供一支高素质精准扶贫人才队伍。最重要的一点,大学生通过到基层就业,可以锻炼自己、丰富阅历,为未来再就业积累实战经验。

当然,也应该看到,目前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并没有完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在很多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中间,仍然存在着“下得去”,以后“流不动”“出不来”的担忧。

这就需要我们从制度上进一步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比如基层用人单位应该在认真落实鼓励大学生在基层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更加重视大学生长远职业发展,让他们看到一个现实且公平的上升通道。大学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基层的工作经验,无论以后走到什么岗位都将是一笔宝贵财富。

总之,基层应该成为高校毕业生历练成长的舞台。在中央要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当下,各级政府更应把关注点集中在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方面,解决好大学生薪酬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创造流得动、出得来的现实环境,消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后顾之忧、现实困惑,增强基层就业的获得感,真正让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谢晓刚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