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谓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信念、情感,是磅礴的力量,是对过去的认同,更是对未来的承担。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蒙谈文化自信》,该书收录了老作家王蒙撰写的20篇文稿,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以科学的态度来谈文化,语言通俗易懂,非常具有阅读和推广价值。
在本书中,王蒙围绕“文化自信”的主题,探讨了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与实践启示,探讨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命运;琢磨传统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领会继承弘扬与转化发展的关系;研习孔孟文化与老庄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的恒久性与时代性,精英性与大众性,还有中国文化本位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等。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历史时期,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治国方略。这些宝贵文化资源不仅为中国人提供了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慰藉、智慧的提升,同时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难题的重要启示。
王蒙坦言自己不是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这本书只能提供一些学习心得。“我确实是有点着急,中央政府从未像现在这样谈文化这么多、这么广泛、这么重要,自命为文化人或被认为是文化人的我们应该有所回应——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什么?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做到文化自信?为什么不能不自信?我就是希望能够起到扶正、补缺、去邪的作用。”
《王蒙谈文化自信》一书从多侧面、多视角地对“文化自信”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王蒙在书中写道:“强调文化自信,我们不应忘记,中国目前兴起的传统文化热,不是汉唐明清人在讲文化自信,而是2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讲文化自信;不是孔孟,也不是秦皇、汉武、康熙、光绪讲文化自信,而是中国共产党人讲文化自信;不是在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或者庚子事变、慈禧太后西逃时的胡言乱语,而是在历尽艰难、中国终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形势下的坚定认知。我们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是历久弥新、不信邪、敢走自己的路的传统。我们绝不妄自尊大,更无需自我较劲、妄自菲薄。”我们的民族骄傲与文化自信来自历史深处,是支撑着我们一路走来的传统和价值。
“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正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灿烂名片,我们只有重视和挖掘我们深远的历史传统渊源、博大深厚的文化资源,保持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觉,才能将我们正在致力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带入到辽阔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文化情境中,并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