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职业院校岂可变身“职业中介”
春节“用工荒”在于管理思维“短视”
也说“100%满意度”
“定心丸”
春节消费季 要具备维权意识
职工普法工作应遍地开花
“民间艺人进课堂” 让教育更接地气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用工荒”在于管理思维“短视”

 

距离春节还有半个月左右时间,家政市场已迎来预订高峰。记者走访厦门市家政市场了解到,保洁等行业开始初现“用工荒”。不少家政公司的订单已基本排到春节期间,部分家政平台的保洁价格已经出现上浮。此外,装修从业者也开启了“返乡模式”。(1月30日 《海西晨报》)

每年的春节前后,不只是在厦门,在全国很多地方都会迎来“用工荒”。比如,在家政服务、外卖、装修等行业,大量务工人员年前集中返乡,年后不能及时上班,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用工荒”。即便通过临时增加工资等方式,依然难从源头上解决“用工荒”问题。

然而,仔细想想,所谓的“用工荒”主要出现在像家政服务、外卖、装修等服务型行业。像报道中所提及的小羽佳家政、好慷在家、小猪管家等平台,订单已经爆满,而且价格暴涨。常态思维下,“用工荒”的出现,更多原因归结于春节的到来,使很多务工人员返乡。不过,务工人员返乡的背后,虽与春节传统节日有关,但也同时暴露出了企业管理思维的“短视”。现实中,大多数的服务型企业,管理缺乏人性化理念和色彩,往往只是满足于春节前的“见招拆招”。

其实,春节“用工荒”不仅仅只是“春节病”,其背后潜藏着更多深层次的原因,如外来务工人员对企业单位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这个方面而言,若要从源头上解决春节“用工荒”问题,则应该找准问题症结,避免企业管理思维过于“短视”。尤其是,应该在管理过程中更多的赋予人性化色彩,营造出“家一样的温暖”。让务工人员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吸引他们主动在春节里留下来。

□刘建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