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古里古镇闻书香
云台山脚下寻古医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台山脚下寻古医

 

豫西晋北连接处,太行山的南麓,一群莽莽苍苍连绵迷绝的山峰,交臂叠肩地踞伏中原一隅。到了焦作修武县境内,重叠掩映的峰峦里,峻然拔起数座高峰,顶着一头葱茏树木,山势如云岚台音,人们便称它为云台山。

从洛阳方向进入云台山,野山远足,远远仰视,东西北三面都是无涯的崇山峻岭,北边交叠的山脚正对着南方分开,却又露出更多的层峰叠岭。再远处,是逶迤的峰脊,在天边留出一点淡淡的线迹,渐渐变为朦朦胧胧。云霞浮动,好像承载着深山里飘逸的古人和隽永的故事。

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始筑宁城,名宁邑。而后周武伐纣途中遇雨而驻守宁城,修兵练武遂改名修武。直至秦朝始改县制。又过了400多年,云台山脚走出了医学家孙思邈,他采撷山峦峰间灵逸之气,撰写了医学著作《千金要方》,洋洋三十卷,收方五千三百首,特别是书中首创“复方”,改一病一方发展为一病多方,是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性的巨著。史家赞曰:“世皆知此书为医经之宝。”孙思邈隐居云台山,采集草药,炼试药汤,收集和补充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八百多种药物,终成《千金翼方》一书并且传至朝鲜、日本,对其汉医影响深远。而在云台山中也留下了他采药炼丹的“药王洞”之古迹。

千百年来,云台山将古人的情怀引向山腹的岁月深处。留下了魏晋“竹林七贤”游隐的百家岩,留下了汉献帝的避暑台,留下了深远的龙山文化。在这几百平方公里的寂静中,一个个古老的主题伴随着记忆,悄悄地隐入山峦深处。

群山绵延着,向远客捧出皑皑巨石,捧出清清溪流。在这黄河以北的禾农秀谷中,却形成了只有雨沛的江南才会有的泉瀑,而且又是如此之丰沛。云台天瀑,龙凤峡泉上吻蓝天,下踏石坪,注入山谷一汪清冽的池水。池的周围,长木丰草,山岩的藓苔把池水滤得澄澈如碧,这池水在苍莽中现出娇媚,雄浑从逸出明秀,疏野中透出温柔,倒像一个生于蛮荒的少女,不施粉黛,却别有一番风韵。

越过车窗远远望去,山腰窝洼里的村庄散落着十多户人家。土屋竹篱之间,渐渐又到暮色时分,几缕零落的炊烟冒上来。我忽然感到空气中弥漫着柴草燃烧的烟火气味,可能还有村妇向着苍茫的远山喊娃,悠长的回响,震彻山谷。一时间山和谷应,灰飞土舞,那牵牛的山娃,突然转到屋角,带着噢——的呼应,山的回音,奔到母亲面前。霎时,我的心和我的眼角浮出了暖意……

□时曦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