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80后”农民工与工会工作创新
“车载超市”不能脱离监管
“护眼灯” 只是商家炒作的噱头
辟谣
别让APP成为 窥伺隐私的神器
手机飞行禁令解除的细节与展望
保证学生睡眠 有标准还要有措施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8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后”农民工与工会工作创新

 

从长远看,“80后”农民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个群体会不断发展、成熟,加速改变农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且成为缩小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的重要力量。对此,工会工作者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准备,“解答”好这个新课题。

近日,全国总工会开展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正式出炉,其中关于农民工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作为职工队伍的重要成员,农民工总量达2.82亿人,占职工队伍总数3.91亿的72.1%,“80后”已成为农民工主体;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5个行业中农民工占比将近八成;农民工文化素质提升明显,高中及以上学历者达到71.8%。

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工会工作有了新课题。它告诉我们,农民工迈向城市的脚步走过了30多年,不仅队伍规模越来越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的劳动大军,而且在人员结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代际更迭———“80后”农民工成为主体是一个重要标志。他们代表着农民工今天的主流,影响着农民工今后的发展。

“80后”农民工具有许多与父辈不同的特征。如受教育程度较高,一般多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有的还懂一门技术,掌握一点技能,甚至会一点外语。因为年轻、有文化、思维比较新颖、活跃,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更强烈,如要求人格平等、受到尊重,等等。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更希望也更容易接受城市生活,能够融入其中成为一员。

“80后”农民工进城的目的,更多的不是为了生存需要而是为了谋求发展。他们把务工当作学习、提高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己从农民到工人,从乡下人到城里人,乃至更高社会层次的生存方式与人生道路的根本转变。他们不愿也不会再回到农村去了。而且,为了实现个人理想,他们更愿意到规范的、有一定技术要求、更人性化的企业去工作,借以掌握技能,开阔眼界、锻炼自己,而不愿再像父辈那样单纯地靠出卖体力去谋生,他们渴望尽早取得城市居民的合法地位和权益,像城里人一样参与经济、文化、社会事务。

“80后”成为主要群体,给农民工问题赋于了新的内涵。关注农民工,不能不主要关注这个群体;解决农民工问题,不能不充分考虑这个群体的特点。因此,工会组织农民工入会,开展维权和其他活动,也应该有适合这个群体的方式方法。譬如,组织他们入会,应该超越一般的经济诉求和简单的文化娱乐,更多地向着启发他们的觉悟,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工人阶级新生力量的方向努力;又如,为他们维权也不再是单纯的讨薪,他们的其他劳动权益、文化需要、政治要求,都应该进入工会工作视野,等等。做到这些,显然是工会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无法充分适应和满足的,我们必须有所调整,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从长远看,“80后”农民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个群体会不断发展、成熟,加速改变农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且成为缩小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的重要力量。对此,工会工作者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准备,“解答”好这个新课题。

□张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