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会工作“勿以善小而不为”
“骑马接娃放学”隐患重重
关爱户外劳动者 “行胜于言”
对环境数据造假 必须要一查到底
“态度题”
帮外来工回家要“各尽所能”
谨防“国际驾照” 背后的消费陷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帮外来工回家要“各尽所能”

 

“小苏,能不能用你的手机也帮我买一张火车票?”沥青拌合站的民工老张有点不好意思,“没问题,您把身份证号报一下”。这暖心一幕在中建二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国道307项目持续上演。(1月16日《劳动午报》)

可以说,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北京“离不开”的劳动者,他们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奉献了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作为回报,帮他们买张回家的票,在归途中主动“帮一把”、“送一程”,不仅契合“知恩图报”的传统精神,而且可以换来外来工的称心、放心、安心,对留住人心、稳定队伍大有裨益,也能体现人性化管理的高级智慧。

让外来务工人员体面地返乡过年,就是要让他们拿到足额的劳动报酬、享受充分的社会保障、实现通畅的平安回家,这既要用政策关爱和制度护航来赢得“满分”,也得靠全社会伸出温暖之手,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交通、邮政等职能部门来讲,应树立人本思想,多些换位思考,切实做好细致周到的服务,全力开通“绿色通道”。譬如,可以走进工地、用工企业开展现场订票等“送温暖”行动;对用工单位来说,可以通过团购车票、租车护送等途径,让外来工回家之路更顺畅、更轻松。

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平安返乡的急迫,我们每个人都应尽一份责任,主动帮衬一把。比如,利用自己娴熟的网络技术,可以帮单位的“打工嫂”、家里的“小阿姨”、社区的“保安叔”订订票……这些虽是举手之劳,且不需要太大的代价,却能为外来工送上急需的温暖。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爱心行动有了更多的响应,一定能够更好地滋润北京这座文明城市,让外来工释放出更大的劳动激情,来年更加“卖力”地建设北京、发展北京。□徐剑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