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会工作“勿以善小而不为”
“骑马接娃放学”隐患重重
关爱户外劳动者 “行胜于言”
对环境数据造假 必须要一查到底
“态度题”
帮外来工回家要“各尽所能”
谨防“国际驾照” 背后的消费陷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爱户外劳动者 “行胜于言”

 

1月15日起,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所辖17个街道工会服务站和182个社区联合工会面向环卫职工、平房物业人员和快递小哥等户外工作人员,全部设立免费饮水站点。(1月16日《劳动午报》)

当下,各地已进入数九严寒天气。但是,环卫工人、快递员、平房物业人员等广大户外劳动者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户外劳动者的每一滴汗水,都闪烁着“责任”的光芒。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与奉献,才有效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广大市民的正常生活。他们的坚守,值得所有人尊重;他们的辛苦,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严寒酷暑不只是一种天气,也是一支检测人文关怀的“温度计”,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胸襟和品质。因此,除了工会、爱心企业积极为户外劳动者送温暖之外,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广大市民也应纷纷出手、传递温暖。

对政府部门、用工单位来说,应充分考虑户外劳动者的实际,从细节落实人文关怀。比如,2004年实施的《最低工资规定》明确,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中班、夜班、高温、低温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单位应“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然而,在现实中,低温津贴很少被用工单位提起。获得低温下的劳动权益保护,也是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权利。各地应根据实际,制定法规制度,明确低温津贴的发放条件与标准,同时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户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对广大市民来说,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多些感恩和换位思考,少给户外劳动者增加劳动强度与负担。总之,关爱户外劳动者,不仅仅体现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

□付彪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