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人获奖登台,工会鼎力助推
医治“儿科停诊”需开综合药方
激励员工 不能止于薪酬“刺激”
不能搞“五星级厕所”
保障食品安全 应强化日常监管
别让差评机制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技能共享App 亟需监管补位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治“儿科停诊”需开综合药方

 

1月8日,微博、微信朋友圈一张天津海河医院“儿科停诊通知”被热传,原因竟是儿科医生因超负荷工作均已病倒,儿科不得不停诊。海河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医院儿科有3名医生,最近一个月以来,每天每位医生接诊至少60人,几乎每晚7点以后才能下班。(1月9日《每日新报》)

从表面上看,天津海河医院儿科停诊与最近流感和轮状病毒来势汹汹,儿科就诊量激增有关。但从深层次看,此次儿科停诊事件再次暴露出儿科医生短缺的痼疾。儿科医生短缺的背后,是儿科医生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的真实写照。

医治“儿科停诊”需开综合药方,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疗服务供需矛盾。首先,要提高薪酬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在新一轮医改中,必须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更加准确体现儿科医生的劳动价值,并从进修深造、职称晋升、奖金分配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稳定儿科医生队伍。

其次,完善分级诊疗,增加医疗资源供给。目前,我国只有53.2%的综合性医院有儿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儿科的仅占12.6%。家门口没有儿科门诊,即使是感冒、拉肚子等常见病,家长也只能往大医院跑。去年起,上海试点社区标准化儿科诊疗室,将儿科诊疗、保健服务纳入社区家庭医生职责,大大缓解了儿科看病难。

此外,加强科普宣传,缓解儿科就诊压力。不少家长不了解儿童疾病,一碰到孩子发烧哭闹,就直接抱着去医院。有关部门要做好儿科季节性疾病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宣传,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渠道开通咨询热线,指导家长在孩子生病时能从容应对,不盲目扎堆医院,就医期间能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张淳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