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这个体育教师“文武双全”
投资300万元建设职工之家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体育教师“文武双全”
——记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体育教研组长丁玉山
丁玉山(中)和2017年全国中田赛男子甲组铅球冠军郭彬然、女子乙组铁饼冠军张壬喆合影。
 

“胸前挂哨,嘴里喊号,每天蹦蹦跳跳,不会说说道道”,这是很多人对体育老师的固有印象。而在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正高级教师丁玉山却以“文武双全”著称。他张口就能一串一串排比句,写过20多篇获奖论文,带出市级体育竞赛第一名80余人次。同行评价他:“听丁老师的课,胜读十年书。”

20多篇论文获得全国、市区级奖项

丁玉山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进入一零一中学工作,上个月22日刚度过60岁生日。已是花甲之年,但他脸色红润,说起话来底气十足,思维敏捷,神采奕奕,没有丝毫老态。

与人们印象中的体育老师只会带学生跑跑跳跳不同,他极为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坚持实践与理论两手抓。一零一中学体育教研组历史上名家荟萃,涌现出朴士敏、王伯英、王寿生等多位名师,历届毕业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北京市和全国水平。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他暗下决心,要在专业领域里留下自己的足迹,当就要当一名好教师。

他认为,走名师之路,应该培养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有创意的教学理念,进行脚踏实地的实践。为了弥补理论的不足,参加工作之初,他就一头扎进专业书籍、教学参考资料、报刊杂志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继而指导教学实践,再总结工作经验,把它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良性循环。

他的书架上,有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魏书生、李镇西等中外著名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开拓者的著作,他们的思想启发他形成对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和观点。每个假期,他都要求自己至少阅读1-2部专著,撰写1-2篇论文。他先后有20多篇论文在全国、市区级论文报告会上获奖,著书立说4部,参与教材编写5(本)套,承担了国家、市区级科研课题10余项。

他把新课改理念融入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把体育课组织得新颖活泼,富有趣味性。他手持小木棒,不仅让学生完成各种定位、拉伸和柔韧练习,还用来做接龙数字游戏;做牵手钻山洞游戏,也可以被他演变成形式多样的穿越活动;上小体操垫课,他能推导出发展上肢、腰腹、下肢、跳跃等内容丰富的身体素质练习。为了缓解选修课开课数量不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相对薄弱的问题,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太极刀、八段锦等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再教给学生。

上课像演说家 爱说“心灵鸡汤”

他的课堂有一大特点,就是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夸张的言辞、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调控教学过程。他说,埋怨学生难教往往是因为方法太少,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他人和环境。“如果学生为教师的娴熟公式推导、优美展示、潇洒背诵和深邃的思想所折服,就会对教师产生敬畏感,进而转化为对知识、技能学习的渴求。”他强调,微笑和鼓励多一点,让学生表现和施展才能的面宽一点。

高二学生小张瘦高白净,怕苦怕累不爱锻炼,觉得“60分万岁”。丁玉山担心小张的身体素质,更忧虑他的意志品质,想到年轻人崇拜英雄,就借助伦敦奥运会契机,从运动员成长经历聊起,告诉小张普通人在危急时刻能够产生巨大力量,分析他们“小宇宙爆发”的原因,期望他战胜自己。几次深谈后,小张观念改变,练习态度认真了,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兴趣。在高二第二学期的篮球比赛中,他带领班级男生夺得第二名,自己则当选“最佳中锋”。

课堂上的丁玉山,特别像是一名演说家。他告诉学生,“胜利者,已没有时间陶醉于光荣;失败者,也不必久久地唉声叹气;这终点,也是新的起点!”“奋斗中,生命才是一首欢乐的歌”……他还会即兴朗诵一段名人名言:“莎士比亚说:人是一件多么杰出的作品……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南非总统说:生命本身就是最绚丽的花朵、最亮丽的色彩,是传奇和壮丽的诗篇……”

他的体育课不是全程苦练,而是穿插了各种项目知识和“心灵鸡汤”。比如铅球课,他会侃侃而谈铅球的来龙去脉,“1340年前后欧洲出现炮兵,他们搬起相当于炮弹重量的石头进行掷远比赛,逐步演变为铅球运动。铅球比赛曾采用过按体重分级比赛的做法,后来发现体重较轻的运动员也可以通过发挥全身力量、速度创造好成绩,便取消了这一规定……”他的旁征博引、口若悬河让学生时而大笑,时而点头,时而深思,这样特别的课堂自然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学习热情。一个高一女生元旦时给他送了一张贺卡,上面写道:“您是我见过最可爱的体育老师!我觉得您的文学特别棒!”

学生体育会考成绩稳居海淀前三名

上一两次这样的课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不烦吗?丁玉山摇摇头,“重复、单调、乏味的工作容易造成职业倦怠。只有不断学习,从工作中感受到快乐,才能激发激情、活力和创造性,及时有效地排解压力。”

他习惯每天早来晚走,除了上体育课外,还要承担全校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等活动,周末和寒暑假则带领学生进行训练,就连春节也经常不休。针对“小胖墩”、营养不良和身体孱弱导致体育不达标的困难生,体育教研组成立补差班、减脂班、体能提高班,提高这些学生的体质。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一零一中的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常年保持在93%以上,高中体育会考成绩一直居海淀区前三名,中考体育成绩居海淀区前五名。

经过他个人辅导、培养的田径队学生有1人被评为国家级运动健将,4人被评为国家级一级运动员,60余人次被评为国家级二级运动员;打破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最高纪录2项次,北京市中学生最高纪录4项次,海淀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最高纪录5项次;获得全国中学生体育竞赛第一名3人次,第二名7人次,第三名10余人次,市级体育竞赛第一名80余人次。

“听您的课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随着名气远扬,丁玉山经常受邀作公开课、办讲座、开研讨会,指导同事同行备课、进修、科研和写作,还担任了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被评为体育正高级教师、体育特级教师、首都基础教育名师、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等,获得过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普教系统先进工作者、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等奖项。

他的课堂不仅赢得学生的爱,也博得业内的一致好评。立新学校体育教师李朝红给他发来短信,“听完您的课,特别佩服您的学识和文化底蕴。如果我们体育老师都能爱读书爱学习,做到文武双全,我们的学科必会让人刮目相看。”平谷区教师杨晓清在听课后反馈意见:“听丁老师的课,很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毛振明这样评价他:文武双全是他的特色,丰硕的著述和科研课题成就他的教育思想,操场上的摸爬滚打使他的教学和训练都有了辉煌成就。这就是丁玉山,一位被业界公认的研究型、学者式体育老师。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