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劳模被特聘为高校教授值得点赞
职场“年底恐慌症”是“时代阵痛”
“代驾”成“代价” 呼唤监管补位
年终检查评比 可以“瘦瘦身”
调研秀假调研
治理欠薪最主要的不是“讨”而是“防”
“外卖进高校” 意义大于争议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欠薪最主要的不是“讨”而是“防”

 

12月8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等12个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执法大检查。今年截止到11月底,北京共查处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5625件,为18982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76亿元。(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这些年在化解农民工欠薪问题上,上上下下做了很多努力,但各地欠薪事件依然频频发生。分析起来,除了老板无良、无赖,劳资双方权利地位不对等以外,还在于社会信用机制缺失、执法执行力度不够、劳动者维权渠道不畅通等原因。此种语境下,各级管理部门、监督部门更要承担起劳动者“强势维权代表”的责任,帮助农民工从被动讨薪向以预防欠薪的管理机制方面完善。

一方面,政府部门治理欠薪过程中要关注拖欠的重灾区。对拖欠工程款问题较为严重的政府投资工程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督促其设立工资保障金,制定清欠计划,并采取措施予以落实;对建筑、餐饮、加工等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行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工资支付办法,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等。

另一方面看,需把治理欠薪的关口前移,把治理欠薪变成制度常态。如日常化落实好监管责任,从源头上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

总之,治理欠薪最主要的不是“讨”而是“防”。同样,治欠薪顽疾,公权救济必须多些责任担当,在制度上安排更多保障方式,在救济上提供更多有效渠道,在监管上加大保护力度,在问责上提高违法成本,使农民工工资变成谁也不敢触碰的高压线。只有让法律实实在在得到落实,劳动者权益时时得到保障,才是维护劳动者权益和劳动尊严。□沈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