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问题】
我今年26岁,从小我就非常害怕一个人独处,比如夜晚在家里或去公共厕所,或一条没人的街巷等,必须有人陪伴才可以。半年前开始我觉得这种感觉更加厉害,特别害怕出门去拥挤的场所,我总是害怕离开家里或独处,害怕去拥挤的地方如商店、剧场等,我担心在这些地方出现恐惧感时,我孤立无援,即便是要去,也有人陪着,一个人根本不敢出门,我怎么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
您好,您提到害怕、需要有人陪伴,其实很多人在面对陌生人、陌生场所或者黑暗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紧张和不适,这是应对“不确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说,不确定都是会引起焦虑的。
【专家建议】
预防和克服这种情况,建议您可以尝试一下下面的方法:
首先,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和计划。考虑和分析所有可能的最坏情况,具体地思考可能会发生什么,一一做出应对步骤计划。假如它们真的发生,也可以有条不紊地处理。
其次,在焦虑中观察自己的感觉。当你对未知的事情感到非常焦虑时,这种焦虑的背后往往是你已经有的情绪,比如,当你担忧“孤立无援”时,去捕捉和观察自己的感觉,也许会发现困扰你的不是那个不确定的未来,而是“我想要逃开这些负面的感觉”。只有你愿意去观察和分析自己的焦虑背后是什么,才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抛弃虚幻的失控感,聚焦在你可以控制的东西上。对未知的焦虑往往和控制感有关,只是那种害怕失控的感觉在影响你的焦虑水平和自信,这种感觉是虚幻的,不如去找到那些你真正能够控制的东西,提高应对的能力,“做好我能做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第四,制定行为规则。解决焦虑的方式并不是时时检查,而是约束自己。
最后,正念冥想其实是一种克服社交焦虑立竿见影的办法。每天只需十分钟,你什么都不需要做,不去想过去和将来,让思绪退一步,去熟悉自己所处的“现在”,就能感知到更多的专注、平静和清澈。
如果您的生活已经受严重影响,而且自行调整改变有困难,也可以找心理老师寻求专业帮助。
□本报记者 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