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宝宝发烧不用慌,对症下药才正确!
避开微波炉使用的误区
害怕“独处”产生的焦虑如何调节?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宝发烧不用慌,对症下药才正确!

 

小孩发烧向来是父母最担忧的事,尤其不少父母都会有“高烧会烧坏脑袋”的迷思,甚至会有直接帮宝宝洗冷水澡、酒精拭擦全身,以求退烧的方法。事实上,发烧是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更是宝宝练习对抗感染的过程,先要了解发烧,进而处理发烧状况,对症下药才正确!

何谓发烧?以目前小儿科医生的共识来说,中心体温超过38度即可称为发烧。耳温和肛温最接近中心体温,而背温或腋温,一般会比中心体温稍低一点。但粗略来说,当耳温超过37.5度时,或是觉得小孩摸起来比平常烫,这时建议爸妈们别忽略直觉,量温之外,同时多注意及观察宝宝是否有嗜睡、食欲降低等状况。

面对发烧正确观念

遇到宝宝发烧,千万莫急、莫慌、莫害怕。烧是一种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而非疾病,代表着宝宝本身抗体正在与病毒抗争,身体自然在调节体温,培养自身免疫力,练习对抗感染。而退烧药不但不会增强抵抗力,吃过多反而会削弱宝宝抵抗力,因此,除非宝宝高烧到非常不舒服,才建议服用。

当然,若是宝宝本身有一些特殊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热性痉挛、先天性代谢疾病等,则可考虑积极做退烧处理。

以往认为发烧会烧坏脑袋,实际上,这些孩子是因为脑炎或脑膜炎才侵坏脑袋,不是因为发烧。

高烧温度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反而要注意退烧后的活动力,才是判断准则。

发烧有很多原因

许多人都认为宝宝会发烧是因为抵抗力不够。发烧的原因很多,但大致可从“病毒感染”或是“细菌感染”两方面着手判断,而通常多数以“病毒感染”居多。

通常来说,“病毒感染”都会有一些比较外在的主观症状,像是咳嗽、流鼻水、咽喉发炎,就有可能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若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就有可能是肠胃感染病毒,而常听到的肠病毒、病毒疹等,都是病毒在搞鬼。

病毒感染没有所谓的特效药,只能藉由支持性疗法来减轻宝宝不适,例如止咳药水达到止咳效果,或是配搭益生菌改善消化功能等。

另一“细菌感染”则需靠验尿、抽血、细菌培养等,来做进一步检查。若是宝宝高烧不退,精神活动力不佳,就有可能需从细菌感染这一块下手,像是泌尿道感染、脑膜炎、肺炎等,都有可能是细菌感染造成。

若确定是细菌感染,抗生素便是最佳的处方。

发烧正确处理方式

面对宝宝发烧,有的家长属于看医生就对了的“就医派”,以及相信小孩自己退烧后反而会增加抵抗力的“自愈派”。其实无论哪一种,小孩发烧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不适感,正确的处理流程,除了可降低不适感,同时也不会影响后续医生的判断。

●发冷期注意保暖

这时体温正在上升中,宝宝可能会出现发冷颤抖、手脚冰冷、畏寒等症状,这时保暖很重要!

可给他盖上薄被或加件衣服,不建议帮宝宝洗热水澡,这样反而会让体温紊乱,也会影响后续就医时医生的判断。

●高烧期避免脱水

进入高烧期即代表发烧温度达高点,别再猛帮小孩加衣服,以为流汗可退烧,若吹到风只会使病情更加严重,这时可喂宝宝喝点水来避免脱水,除非烧到摄氏38.5度以上,再服用退烧药或塞剂以舒缓不适,但宝宝若安稳睡觉,切勿强迫退烧。

●散热期保持舒适

进入散热期,宝宝的手脚开始温热,这时通风、减少被盖及维持宝宝的舒适感很重要,亦可用温水稍微擦拭或是帮宝宝洗个温水澡,都可减少流汗的不适感。不过,虽然进入散热期并不代表这次发烧就结束的,一般而言反覆烧、退都是很正常的状况。如果是连续发烧超过三天以上,就建议直接就医。

●何时该送医?

若是宝宝半夜发烧,不一定要马上急着送急诊,可先观察宝宝本身的活动力,除非是高烧超过摄氏39度、伴随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才建议立即就医。

但3个月以下新生儿因抵抗力还是很弱,一旦发烧就建议立即就医,以防脑炎情况发生。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虽然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但抵抗力还是很弱,一旦发烧应立即就医。

□王东梅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