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黄牛代退”凸显共享单车押金管理乱象
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落叶的乐趣
海归不必为 “值不值”而纠结
“医院排行榜” 不能少了患者声音
入托难
“代驾”行业 监管要跟上
学习App亟须监管护驾前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归不必为 “值不值”而纠结

 

近日,一则“6年花了200万留学,回国只拿几千元底薪”的新闻在坊间引起议论,从“留学性价比”说到“值不值”,由“曾经的光环”慨叹“海归贬值了”。对此,笔者不以为然。

留学为什么?本义很清楚——到国外学习前沿知识,提升个人素质。后来才逐步演变,加入了诸多非本义的东西。如果说,“了解不同文化,开阔个人视野”还算靠谱,那么,“增加一段可炫耀的经历”或“镀金以做回国就业敲门砖”的“追求”则已远离留学本义。因此,人们称那些到国外走一遭,虽然接受了欧风美雨洗刷,却没有真才实学的海归为“洗澡蟹”,倒也贴切。

“6年花了200万留学”,在二三十年前的留学生中是不可想象的。他们的优势在于学业出类拔萃,而非家庭经济条件,绝大部分是靠自己打工所得维持留学生活的。他们一心求学,甚至可能连“开眼界”都顾不上。学成回国,能够担当相关领域重任,并且获得较好待遇,也是顺理成章。而那些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不以求学为唯一或主要目的,又没有明确的学习规划,“为留学而留学”者,回国后还要谋得一份理想工作,显然是不切实际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改革开放初期,连会一点英语的都算是人才,海归自然“荣耀”,求职也容易。如今不同了,国家自己培养的人才济济,每年大学毕业生就有数百万,许多学科甚至领先国际。海归不仅人数少,而且所学未必优于国内,求职难并不奇怪。这就如同当年的汽车司机,曾经是一份“给个处长都不换”的“好职业”,现在却成了人人都会的基本技能。时过境迁,海归们不必为“值不值”纠结了。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定位,才能迎接人生的挑战。□一刀(资深媒体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