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细流汇成大河。“治企如治家”“节支降耗”“提质增效”,是时下铁路部门热门的管理方式,得到大多数人追捧。北京供电段高速接触网技术科副科长王成飞靠着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念好节支降耗的“紧箍咒”。
1994年,王成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攻读电气化专业的所学科目,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供电段大修车间当上了接触网工。
大修车间的工作性质是昼夜打好全段设备大修施工的团体战。为尽快提高专业技能,吃透每个接触网设备部件性能,王成飞先后攻读了12本专业书籍,从中悟出“修复一项设备将会压缩一项维修成本”的道理。他先后修复各类故障隐患及设备缺陷问题69处,很快被选拔为车间材料员。
在工作中,王成飞紧握“节支降耗”这个龙头工程,既当材料员又当宣传员,每逢车间安全工作分析会时,他带头细算“设备维修成本、对比油耗电费投入、物料回收复用效益”三本账。每次大修、改造施工,他对照施工作业用料单一项一项地审核发料。一次大修施工结束后,他发现作业组人员未将更换下来的旧定位线夹、补偿滑轮拿到车间登记,而是直接扔在废料堆里,便拽着作业组人员到废料堆中对照派工单将当日更换的旧料一个个核对、确认并登记。3年来,他在京哈线集中修,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丰沙大线等主要干线接触网大修、改造施工当中,回收各类旧配件600余件,为全段旧设备配件回收、修复、再利用提供硬件保证。
2002年,王成飞被调至段高速接触网技术科任业务指导,主抓段管内大修设改工程。在接触网设备大修改造施工过程中,平均每年要更换30条公里接触线、30条公里承力索,而每盘线索均需预留50米的安全余量,他抓住这个关键点,提出将换线后线盘上剩余的线索回收,用于各车间、班组职工开展“学技练兵”活动,这项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每年为全段节约成本支出7.5万元。在丰双线丰台-双桥间接触网设备大修改造过程中,他将更换下来的腕臂、绝缘子等旧部件进行回收,就连一个螺丝钉他都不放过。经过仔细筛选后,对状态良好满足使用条件的,会进行修复再利用,仅大红门至小红门区间接触网大修施工中,就将更换下来的126套斜腕臂重新组装成68套,实现了节约设备维修成本的最大化。
在王成飞脑海中“攻克一项技术难题、创新一项操作法、推广一门新技术、转化一项新成果”就是为企业创效。他的遇事开动脑筋想办法、小窍门解决大问题的做法,在全段干部职工当中广为流传。在京哈线接触网大修施工当中,为确保人身安全、加快商砼浇筑施工进度、保证设备质量,他设计出利用“天窗点”作业时间,用自轮运转平板车加装槽邦运送商砼浇筑的施工方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受京哈线旅客列车到、开密度大的影响,再加上线全封闭、垂直天窗点时间较短,为保证每组硬横梁重3至4吨、长30至40米的吊装大件用最短时间运送到位,他费尽脑汁,设计出在车梯底座上加装人工运送硬横梁的设计方案推荐给厂家。方案得到厂家的认可,制造了一批在钢轨上人工运送钢管硬横梁的专用车,杜绝了用自轮运转车吊大件既不安全、又延长天窗点的弊端,按一次“天窗点”作业计算,节约人机成本19200元。
技术创新是王成飞一贯追求的目标。针对段管内北京、丰台西枢纽地区供电方式不够灵活、分段绝缘器安装较多、接触网设备布置复杂的现状,他曾多次与车务、机务相关站段协商并现场调查取证,提出“北京枢纽供电方式”“丰西枢纽供电方式”和“丰台西Ⅱ场供电方式”改造方案,经审批后,历时3个月设备更新改造投入使用,从而杜绝电力机车闯入无电区的事故隐患,保证检修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三项设改工程获得了路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一等奖。王成飞先后获得段级先进生产者和最美京供人的荣誉称号。
□通讯员 钱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