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超)从2011年开始,北京同乐制帽厂职工工资年均增长超过12%,这是记者昨天从平谷区总工会集体协商指导组了解到的。
始建于1984年的北京市同乐制帽厂坐落在平谷区南独乐河镇,现有职工150人,女工123人,残疾职工43人,是一家生产毡礼帽、针织时装帽、军用贝雷帽等国内20多个着装行业帽制作生产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年均经营收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
平谷区总工会集体协商指导组组长王春景介绍,7年间,该厂劳资双方坚持对最低工资、值班费、加班费、绩效奖金、技能培训、技术津贴、人才奖励、职工体检、休息休假等一系列职工关心的工资福利方面的议题进行逐一协商,取得了劳资双方的相互理解。经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审议通过,职工最低工资从2012年的1270元,增长到2016年的1900元,年均增幅超过12%。
在工资协商中,同乐制帽厂也注意“四必谈”。企业每年投入专项培训教育经费20多万元,实施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教育工程,企业150名职工全员获得初级技术职称证书。20多名职工获得不同岗位工种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证书,人均每月享受技术津贴1000元。每年组织职工人均2000元的5日旅游1次,投入总额达30多万元。每年为职工进行人均1100元的体检1次,投入总额16万多元。职工每年休息休假由30天增加到40天。
“工资协商让我们残疾职工工资收入每年都有了增长,每月最高工资收入超过了5000元,使我们从心眼里觉得体面有尊严。” 33岁的残疾职工刘印华亲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