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价宫颈癌疫苗内地还没有获批,但记者发现,在一款名为“医护到家”的APP页面显著位置,有“9价HPV疫苗一次搞定”的广告语。在“互联网+”不仅作为一种理念,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当下,新的业态面临行业规则和标准缺失的困境。(9月23日《工人日报》)
点开手机上的相关APP,就可以享受买药、预约护士进行上门打针、打点滴等医疗服务。如此一来,对患者来说,省时省力,也可以避免因四处奔走求医问药造成的小病加重。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这样的医疗服务无疑深得民心。因此,无论APP提供的是上门医疗服务,还是预约挂号、家庭护理等内容,确实满足了一些人的需求。但同时,这一医疗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比如,上门医护的行业操作标准缺失、监管不到位等。这些直接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也埋下了诸多消费隐患。
因此,APP助力上门医疗服务应给予必要的规范。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诊疗活动只有取得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的单位才可以进行。但据报道,第三方的上门医疗平台多数不具备这样的资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新形势,完善政策和监管办法,让互联网+医疗实现规范化运行。
APP上门医疗服务,应在个人信息安全上做好文章。据悉,使用APP就医,需要填写患者信息,比如处方、药品、病历等。这些信息一旦上网,就会埋下隐私泄露的风险。相关平台,以及涉事医疗机构,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不仅需要行业自律,更需要相关技术的跟进,以防范患者信息成为“贩卖品”和“牺牲品”。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