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笨拙之美
王小波:穿行于都市中的“酋长”
■征稿启事
父亲的信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小波:穿行于都市中的“酋长”

 

1997年4月,王小波离开了我们。转眼20年过去,他的作品日益为人们所熟悉与喜爱,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甚至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这与他生前的默默无闻形成鲜明对照。

他曾经下乡插队,当过知青。后来当过民办教师、工人、工科大学生,并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再学电脑,于统计系当助教,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职后的他正式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涯。此后,直到辞世,在近5年时间里,因为写出的作品无人问津,他的生活十分窘迫。为求生存,他甚至很认真地去考取了货车驾驶执照,准备以司机为职业养家糊口。但最终坚定的信念赢得了胜利,于极度的贫困中,他依然坚持创作,心无旁骛。他说:“身为作家就应该时刻准备饿死。”

去世后,他的作品才几乎全部得以出版,《时代三部曲》尤其热销,一时间洛阳纸贵,他因遗忘而被铭记。在中国文坛上,他像一位孤独的骑士,一直坚守自我,绝不随波逐流。他身上的独立和自由精神,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是普遍稀缺的。

《时代三部曲》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这一方式曾经被无数人模仿,但至今却无人能够超越。无论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还是《青铜时代》都是一种比喻,每种比喻后面都有着一扇秘密的门。人们穿过那道门,直面的是整个现代文学世界。

对他而言,这是最为公正的命运。他的努力,他的坚持,在他死后,获得了丰美的回报。他写下的每一个字,曾经无人赏识。越过岁月的山峦,趟过时光的大河,却愈发清晰,鲜明,独特,被人欣赏,被人关注,被人解读,被人铭记。生命中的每一天,虽经济拮据,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无比丰富。可以这么说,在写作世界里,他过得逍遥自在。

曾经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关于写作的研讨会。在入口处,按大会规定,每个人都必须告知自己的工作单位。因为没有具体的工作单位,所以他笑而不答。但大会工作人员不依不饶,追问不休。于是他潇洒地边走边说:“我是一个酋长。”

这就是王小波。特立独行,自由来去。在喧嚣都市中,作为自由思想家而存在。感觉里,印象中,他就像一个部落首领一般,头上遍插雄鹰的羽毛,手中紧握竹制的弓箭,大摇大摆,穿行于都市间。他的个性率真,坦荡,他的作品既幽默,又充满反讽,甚至自嘲。文笔运用自如,挥洒不羁。

在他短暂的45年的生命中,忍受着物质的贫乏,拥有爱的温暖,这使得他犀利的笔触变得柔软。他写给爱妻李银河的信充满深情,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因此,有人说:“王小波所有的作品中,写给爱人的信是最好的。”谈起王小波,李银河说:“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家。”

王小波,穿行于繁华都市中的“酋长”。在他去世后的20年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他的作品,钦佩他自由不羁的个性,为他的思想以及写作才华所折服。

他曾这样说过:“虽然岁月如流,什么都会过去,但总有些东西发生了就不能抹煞。”

是的,他的话很对。虽然岁月如流,但王小波这个名字,在文学的天空中却愈发闪亮,是一颗极其耀眼的星辰。

□钱浩宇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