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暑期托管班培育“小小民俗家”
朝阳豆各庄多条道路景观提亮
建筑垃圾“变身”低碳雕塑艺术品
公交立体停车楼缓解驻车难题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筑垃圾“变身”低碳雕塑艺术品

 

近日,北京首届低碳雕塑营在昌平区马池口镇奤夿屯村宝贵石艺工业园开营。12名雕塑家和多名低碳材料专家,将用两个月时间,以渣土、弃土、弃料、余泥等建筑垃圾为原材料,设计并制作出24件新型低碳雕塑艺术品。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建筑垃圾更是如此,用对地方也能‘变废为宝’。”本次创作营发起者张宝贵,是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发运用于建筑领域的低碳材料,并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目前,该项成果已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吊顶使用的就是这种低碳材料。

如今,低碳理念也被张宝贵运用到了雕塑中。本次雕塑营是一次关于文化创新和低碳环保的全新尝试,主要以废弃的建筑垃圾为材料,以混凝土为粘合媒介,经过创作,塑造成环保主题的雕塑作品,倡导环保低碳的理念。

在雕塑创作中,渣土、弃土、弃料、余泥等建筑垃圾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作品表面暴露的石渣、石粉和建筑废弃物表现出的质感,不但真实、自然、古朴,且不污染环境,有利于节能减排。”张宝贵表示,将建筑垃圾变成低碳材料,可减少雕塑作品对于真材实料的依赖,这也是雕塑家践行低碳理念的实践。

目前,参与本次雕塑的12位艺术家,围绕“低碳、生态、生命与爱”的主题,已经设计出了《生命之环》《生命与空》《化蝶》等24件雕塑作品的手稿,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成模型或立体小稿。接下来,他们将使用泡沫材料,放大这些模型,最终将建筑垃圾运用于雕塑的制作。

按照要求,每件作品高度要在3至6米之间,横向长度不超过6米,在形式上以团块、线性、组合为主,并呈现出抽象、具象等不同风格,充满创意和多样化。10月8日,这24件混凝土与低碳环保材料制作的雕塑,将在宝贵石艺工业园内展出,之后将走进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宋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