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火柴天堂
“走”出来的高铁机械师
祖 父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8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柴天堂

 

一滴球形红磷,一根方棱木棍,构成一枚火柴。一枚枚簇拥着躺在长方纸盒内,貌似乖巧、安静,却有着火热、激情的心梦。火柴盒一推一拉,抽出一枚,在黑色磷片上一划,嗤地擦燃,一簇灿然的火焰,瞬间点亮了黑暗、送来了温暖、引燃了希望。

火柴,是王愿坚笔下红军战士的信仰之光,是安徒生笔下小女孩的幸福之门。于我,火柴相伴的岁月,却是永远的快乐天堂。

那盏亮在童年夜里的煤油灯,一直闪耀、跳动,如初心不灭。晚饭吃罢,方桌摆上炕,煤油灯出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窗台上方正小巧的火柴盒,在胸前“哗啦啦”一晃,抽一枚划燃,眼瞅着火焰由小苗到茁壮,慢慢吞噬火柴棍,映红我稚嫩的脸庞。待到火柴燃烧殆尽,拇指食指有了灼热感,才不舍地引燃灯捻,照亮满屋;摊开书本,写字读书。

煤油顺着灯捻悄悄上输、发光,知识跳出书本慢慢充盈我的心脑,一夜又一夜。劳累的父亲,斜靠在被子上,捏着火柴梗,享受地掏着耳朵,不时咳几声;母亲借着闪动的灯光,纳鞋底、编草帽、缝衣裳,默不作声。有时,父亲会喊一声:来,给爹点支烟。我麻利地划着火柴,凑前点着爹早已叼在嘴里的大叶烟卷,吧嗒吧嗒抽几下,瞬时烟雾缭绕。有时,母亲也会喊一声:来,读段课文。我用火柴棍挑亮油灯,郑重其事地捧着书本,朗读起来。母亲边忙边听,津津有味。烟卷味、煤油味虽熏得眼睛模糊、鼻孔乌黑,却是温馨、难忘。

小伙伴们会偷偷揣着火柴,将“厨房”移到野外。颗粒饱满、一掐溢出白汤的嫩玉米,黑了叶子、撑破地皮的红薯,钻在土里、成熟硕大的土豆,遍地的花生、满树的核桃,早已令我们垂涎欲滴。避着大人,采来“硕果”,在河边、地边,垒起石灶或挖好土窑,架起柴草;擦燃火柴,双手捂住以防风刮;点燃、吹旺、烘烤,便可静等天然野味烧烤出炉了。大快朵颐后,一个个成了花猫脸。下河洗涮,运气好的话,还可摸到草鱼、田鸡,继续烧烤,悠哉快哉。

玩儿是童年的主题。废旧的自行车链条、辐条螺帽、轮胎皮带、粗细铁丝,经小伙伴们的“传帮带”,总能制作出精巧好玩的手中“神器”——链条火柴枪。装上火柴红磷及火柴棍,扣动扳机,伴着响亮的一声“啪”,火柴棍飞出,心也跟着飞扬,制作火柴枪的辛苦与焦灼瞬时烟消云散,沉醉在红磷燃烧的味道中。

过年时节,白天揣着鞭炮和火柴,走街串巷,放炮疯玩;只有晚上,遵照母亲吩咐,划燃火柴虔诚地给“祖宗”点烛、焚香,才安静下来,若有所思、生了心事。

打火机大行其道的今天,火柴日渐消失,连当年最火的“泊头”国货老品牌,也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那日,燃气灶电动打火器坏掉,却找不到火柴引燃。下楼找了若干超市,均告知没有,最后只得买了打火机回家,点灶时还烫了手一下,远没有火柴方便。

好想再次推拉开小小火柴盒,划燃火柴,点灯、煮饭、烧烤、打枪、放炮,重回与火柴相伴的快乐天堂。可这一切,一如那一枚枚火柴,永不再来,惟留记忆。

因了火柴的命运,乌克兰一位设计师设计了一款火柴日历,每过一天,就燃掉一根。看着“昨天”在眼前消散,是否应该更加珍惜“今天”,让每天都要发光发热好好过,都要值得铭记、如在天堂。

□张金刚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