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对“红色实物”也应倍加珍惜
“中暑是工伤”须法律执行来保障
远离网络谣言 相信科学亲近真相
对手机软件 要强化监管力度
伪造公章
强化证件管理 铲除假证滋生土壤
愿“服务职工清单”结出更多善果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红色实物”也应倍加珍惜

 

冲锋号、机关枪、弹药箱、“八一”军旗……“红色记忆——长城下的老兵风采展”日前在北京市延庆区文化馆开展,展览将持续到8月31日。展览的最大亮点是30多件从老兵手里征集来的实物,如朝鲜大嫂赠送的茶缸套、志愿军的米袋子、志愿军徽章等。(7月30日《北京晚报》)

在庆祝建军90周年之际,延庆区文化馆举办了老兵风采展,同时还展出了从老兵手中征集来的“红色实物”。这些满载人民军队记忆的看似不起眼的实物,虽然不具备红色文物级别,更无法和军事博物馆展览的抗美援朝战斗机、元帅服、朱老总的驳壳枪相比。但它的的确确是一名名普通老兵曾经获得过或使用过的带有战争年代记忆的物件,每一物件上都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特别是一些不容易保存的纸质日记本、任命状、奖状、立功喜报、捷报等。由于年代久远和一些老兵逐渐离世等各种原因,许多珍贵的“红色实物”已经不见了踪迹。随着时间的延续,这些“红色实物”会越发珍贵,最终一定会成为红色文物的。因此,加强对这些现在还不够红色文物级别的“红色实物”进行抢救式保护,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上来了。

一是各区文化文物部门应该在本地区开展“红色实物”普查活动。通过普查,掌握本地区老红军、老八路、志愿军、地下工作者的人员情况,向他们发出征集“红色实物”的通知,鼓励他们将自己不好保存的“红色实物”交由文化部门保管。二是在本地区建立开放的展示空间,定期举办展览和邀请老兵面对面的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青少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三是将这些“红色实物”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妥善保管,永存于世。□许庆惠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