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西河沿、鲜鱼口、大栅栏并称为“前门外四大商业街”的西打磨厂街,今年有了新变化。历时两年整治,东城区完成了西打磨厂街改造更新一期工程,西打磨厂街通过历史文化保护和创意产业的融入,恢复了老旧街区风貌。(7月18日《法制晚报》)
经过疏解整治,西打磨厂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从原来到处是私搭乱建的颓败院落到如今的恢复了原貌的清末建筑;从过去的杂乱无章的大杂院变身为修旧如旧的会馆、票号等历史老面孔;从原来的到处是密如蛛网的电线,到如今的架空线入地。经过疏解腾退整治,西打磨厂街在清末民初名气不小的会馆、旅店等商业机构都渐渐露出了真容,恢复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
西打磨厂街疏解整治促提升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老街区进行整治时,一定要把文保与创意产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使老街区在恢复历史风貌的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一是能够催生老街区活化。会馆文化、票号文化、药铺文化是前门地区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如今,在临汾会馆的旧址上,挂上了两块牌子,一块是“临汾会馆”,一块是“北京会馆陈列馆”。在这里,游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会馆,还可以了解到全北京当时会馆的全面历史。二是能够全面恢复历史风貌。在这条街上,虽然经历了百年来繁华、衰败,但许多建筑还依然存在,许多历史记载还存在。可以通过创意文化形式活化历史建筑文化,实现文化与经济双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引入新的业态和功能让历史街区焕发出青春。在保护的同时,提升功能,激发出新活力,使这个老街区成为集文化创新、民生服务、艺术交流为一体的街区。□许庆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