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僵尸车,增设护栏;拆除违建,建设花园绿地;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元素……东城区一系列的环境整治措施,为本地居民打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
狭窄胡同交通顺畅了
在南门仓胡同,新安装的护栏隔出自行车道,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上的车辆有序行驶,道路两旁没有随意停放的车辆。据了解,在此之前,道路两旁有一些僵尸车,且经常有快递公司的大货车占道装卸货物,影响附近居民出行,同时也造成陆军总医院南门门口拥堵等问题。
“整顿完之后,方便了行车和出门,接送孩子也方便了。”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自东四街道对僵尸车进行清理,并增设交通护栏的一个多月后,周边环境大有改善。
据了解,今后将有保安来引导居民怎样停车,并进行监督和管理,达到车辆停放有序,居民出行方便的目标。
600平方米违建变绿地
南门仓胡同,这条东四街道辖区里最繁忙的一条胡同,在一年前可不是这样。“以前有6家小饭馆开在这里,将小路口堵得严实,乱着呢。”居民张爱丽说。
街长高洪雷介绍,6家小饭馆占地600多平方米,把胡同的仓南北巷路口人行道挤得只剩下了一条小道,门口还经常停放着各种送餐的电动车,“过辆自行车都费劲。”最要命的是,由于违建紧临陆军总医院南门,运送急症患者的救护车辆根本不敢从医院南门出入。饭馆搭起二层楼后,还将步道上的槐树树冠和枝杈锯掉了大半,“半边树”特刺眼。
今年,东四街道拆除违建、治理开墙打洞,6家小饭馆拆除后,胡同里一下子敞亮不少。根据居民意愿,东四街道在路口东西两块公共用地上建设街心小花园,摆上了石凳,铺上了碎石步道,建成了小花池。“按照最初的园林规划,应该每500米就有一处花园绿地。”高洪雷说。
街道还与专业设计单位合作,比照南门仓胡同,将其他胡同拆违地建成小型绿地。这些绿地主题将突出北京胡同特色,种植石榴等老北京胡同院落常见的花灌木。同时,设立一些花池,为以前背街小巷的卫生死角“换脸”。目前这样的绿地设计约有80处,总量近300平方米。
出门再不见脏乱差
在拆除了348平方米违法建设,清理垃圾道住人17处,堆物堆料和各类垃圾23吨,拆除私设灯箱牌匾8处,关停“七小”业态21家,清理占道经营2处,规范店外经营3处,清理地下空间违规出租房屋894平方米后,家住前门东小街的李阿姨说:“出门可算整洁了!”
前门街道办事处主任张黎介绍,前门东小街东起祈年大街,西至草厂三条,总长450米,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净宽4-4.5米,可通行机动车辆,为单向通行;北侧为高台绿化,约上世纪90年代建成,曾进行过翻修。前门东小街通过建立环境理事会,引入志愿者组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政府、居民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结构。如今,整治前存在的机动车停放缺乏秩序,人行道没有设置护栏,绿化系统存在多处破损等问题都已不复存在。
胡同里的“小桥流水”
近日,住在前门一条寻常胡同里的居民惊喜地发现,门前多了一条蜿蜒的小河,置身其中如同身处江南水乡。这就是刚建设完成的东城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
从广渠路东城三里河公交车站向北约200米,就进入了这片隐藏在胡同里的景观。吴先生在这一片住了很多年,为支持胡同改造和景观建设,他服从政府安排置换到了周边其他小区。“以前这里又脏又乱,胡同窄小狭长,夏天异味很大。现在改造以后又干净又漂亮。”搬走后依旧常回来散步的吴先生说,改造过程中很多原汁原味的文化元素都保留了下来,让他感觉很亲切。
据了解,今年,东城区将完成134条主要大街、512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16条主次干道通信架空线入地、21条主次干道电力架空线入地,476条支路胡同架空线入地及梳理工作。2018年将整治提升44条主要大街、250条背街小巷;21条主次干道电力架空线入地;368条支路胡同架空线入地及梳理。2019年将整治提升243条背街小巷。
□本报记者 边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