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成立“招才局”更要栽好“梧桐树”
应让老北京市井风情有个储存之地
要以人为本 关爱劳动者职业健康
期待更多“推广人” 为阅读播种
景区厕纸“压力大”
家庭医生既要签约数也要满意度
天赋基因检测 并不靠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4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让老北京市井风情有个储存之地

 

散装黄酱、米醋和酱菜缸……说起这些老副食店的场景,对于不少北京人来说,已经只存在于记忆当中。而就在东城区桃杨路胡同里,有一家“桃杨路副食店”从1956年开张至今,从布置到商品摆设一直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老模样,算是北京城最老资格的副食店了。但再过二十多天,61岁的老店因为拆迁,就要关门了。很多市民闻讯前来拍照留念。(4月19日《北京晨报》)

看到桃杨路副食店这张照片,心中有两个感慨,一是感觉岁月飞逝,转眼间就是几十年。桃杨路副食店和当时北京众多的副食店的格局和所卖商品几乎都一模一样,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食品严重匮乏,许多食品都是凭副食本限量购买。二是惊叹现在北京竟然还有保存得如此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副食店,甚至连老物件都全须全尾地完好的保留并在使用中。作为老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店,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食品,还成为记录这段历史时期民间生存状态的载体,成为老北京市井文化的一部分。

不单单是副食店,还有许许多多带有老北京印记的有保存价值的东西都面临着因拆迁而消失的境遇。其实,拆迁和保存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能够引起各方面的重视,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就可达到既不影响拆迁又能将老北京市井风情保存下来的目的。首先,在拆迁前,有关部门应做好对本地区的老北京市井文化项目的调查摸底,筛选出具有保留价值的项目,整理好文字、影像材料并将有价值的实物保存好;其次,在新建的小区内应设立小型的本地区市井文化陈列室,使长期积淀而成的市井文化、生活习俗等保存下来,留住一页已经翻过去的历史。□许庆惠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