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遏制霸王条款需要靠监管发力
停车再难也不能占用生命通道
治理月嫂市场乱象 不妨“两手抓”
抢红包险丧命 生活需要节制
山寨食品
要给个人信息披上法律保护的“衣裳”
警惕微信代购 背后的“风险坑”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3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给个人信息披上法律保护的“衣裳”

 

办卡填个人信息就像“政审”,购物后促销短信“轰炸”不堪其扰……日常生活中,不少消费者苦于此类“消费一次、打扰半年”的体验,常常无力应对。大数据时代,面对消费领域个人信息的无端“泄露”,消费者维权面临哪些“梗阻”?各个方面又当如何规范?(3月14日新华社)

在信息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变得很为严重,商家信息收集的渠道多。比如很多商家都会进行“办会员卡可以打折优惠”的促销活动,而让消费者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表,如要提供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通信地址等详细信息,这些个人信息或许很快就被商家利用来进行广告的“精准推送”;再如随处可见的扫描二维码进行线下消费等等,可是在“扫码”后,个人账号常会自动绑定商家服务号。

个人信息遭受泄露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太高、举证难等等,让消费者容易选择吃“哑巴亏”。基于此,公安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帮助消费者维权。而消费者自身也要多一些防范意识,企业也要主动承担信息保护的责任。最为重要的是,我国现在还没有保护个人信息的专门性法律规范,国家要能对保护个人信息进行专门立法,提高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层级。

不能再让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裸奔”,要给个人信息披上法律保护的衣裳。这是法治社会应有之义,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公民正当权利的应有之义。

□戴先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