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产业工人更有“力量”
电动车快速普及关键在充换电
职工托幼服务 有助解决“不敢生”难题
“伪造身份”
“3点半难题” 是一道民生考题
维护“怀孕权益”需要孕育法治信仰
呵护“免费用纸” 靠自律还要靠管理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7年3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产业工人更有“力量”

 

今年2月初,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并指出要针对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不难想象,产业工人会越来越“吃香”,与之相伴的是工人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无论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还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振兴实体经济,当务之急都需要尽快培育一支给力的产业工人队伍。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向大会提交了界别提案——《积极稳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据了解,该提案得到了工会界委员的一致认可。(3月8日《工人日报》)

在现代文明进程中,身着蓝色卡其工装的“产业工人”曾经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引以为豪的职业形象。过去30多年间,“工人”这一职业形象风光不再,“蓝工装”辉煌不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存在着,主人翁地位体现不够、技能素质有待提高、结构不太合理、队伍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一定意义而言,已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短板。

对企业而言,合适的工人“找不到、稳不住、留不下”最根本的原因,除去人们的就业观念,与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力度不足有很大关系,如,职业教育重视不够、质量不高;技能人才评价面临体系不健全、工作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够……在今年的两会中,就有人大代表提出相关建议,建议通过“顶层设计多方发力”以解决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成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并提出了 “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可以说,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首要的是人才要跟上市场的需求。然而,人社部此前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技术工人缺乏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导致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从长远来看,无疑会制约着制造强国战略的稳步实施。

今年2月初,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并指出要针对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不难想象,产业工人会越来越“吃香”,与之相伴的是工人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可以说,新时代赋予了中国工人更崇高的使命,这就需要产业工人不断壮大力量,为实现制造强国而奋斗。

□杨玉龙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