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自来水符合国标,请市民放心”
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净
“这一冬,家里暖和多了”
“晒蓝天” 北京人有了更多获得感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净
——北京市环境治理纪实
2016年北京主要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本市多部门总动员,着力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目标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亿方南水进京千万人口受益

2014年底,丹江口水库的水历经1276公里的跋涉奔涌进京。截至今年2月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向北京调水累计2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400个昆明湖的水量。

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国升透露,进京的20亿方南水,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可以说,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得到了全面的发挥,不仅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对城市承载力、水生态环境改善、老百姓获得感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孙国升介绍,以前,北京多年来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立方米左右,通水两年多来,人均水资源量已经增加到约150立方米,比原来增加了50%。

两年多来,北京按照“喝、存、补”的原则最大限度用好南水北调来水。密云、怀柔、十三陵、大宁等水库累计存水约2.84亿立方米;向地下水源地试验回补及城市河湖补水共3.47亿立方米。南水进京后,通过向中心城区河湖补充清水,与现有的再生水联合调度,城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点城市河湖水质接近地表水Ⅲ类标准。密云水库蓄水量已超过16亿立方米,创2000年以来的蓄水新高。南水北调向昆明湖、晓月湖等城市河湖补水。

未来,北京将围绕六环建环线供水网络,届时北京的所有人口基本上都能喝到南水北调的来水。孙国升介绍,本市还将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的建设,在目前“地下五环”与未来“地下六环”输水环路之间,有通州支线、大兴支线、东水西调工程等支线纵横连接。

预计“地下六环”的设计输水量可达每年17亿至22亿立方米,并同步建设配套的水厂。“地下六环”完工后,本市将形成“双环供水,相互调配”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格局。

空气达标天比2013年多了22天

过去的一年,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交出了可喜的“成绩单”:2016年,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98天,共发生污染39天。相比2013年,前者增加22天,后者减少了19天。细颗粒物(PM2.5)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同比均有所改善。

市环保局大气处副处长李翔表示,近年来,通过压减燃煤、控制机动车排放、产业绿化、清洁降尘、区域协作,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收效较为明显。

2016年,在农村地区启动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煤改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截至2016年11月底,北京全市已完成663个村庄、22.7万户的“煤改清洁能源”任务,相当于2013-2015年3年煤改清洁能源村庄数总量的2.5倍。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累计共压减燃煤消费4030万吨,淘汰化解过剩炼铁产能4000余万吨、炼钢4100余万吨、焦炭1600余万吨、水泥5300余万吨、平板玻璃5100余万重量箱;完成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装机容量4955万千瓦,淘汰燃煤锅炉3.01万台、8.7万蒸吨,完成散煤清洁化替代2000余万吨;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76万辆,推广新能源车21万辆,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改造9000余座,关停退出高污染企业3500多家。

2016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从污染物长期变化来看,自2013年监测以来,北京的PM2.5浓度在波动中逐渐下降,累计降幅达19%。

2017年是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下达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李翔表示,北京将坚持标本兼治、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并重原则,在十个方面重拳出击,全力促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本报记者 孙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