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自来水符合国标,请市民放心”
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净
“这一冬,家里暖和多了”
“晒蓝天” 北京人有了更多获得感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来水符合国标,请市民放心”

通州水厂
 

2014年2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第九水厂和水质监测中心视察,对水厂全体员工寄予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总书记视察后几个月,北京城就迎来了供水史上的一件大事——南水进京。市自来水集团上下全力以赴,积极做好供水调度、管网运行、水质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水源切换后北京市的供水安全。

位于通州区台湖镇的通州水厂,负责向城市副中心供水。目前,一期工程已具备供水条件,待设备调试结束后,来自南水北调的水将接入市政管网,流向千家万户。

走进通州水厂内,格栅间、沉淀池、砂滤池、活性炭池等车间依次分布,各个设备都在有序运转,相互配合。“经过调试,我们的出水已经通过了国家的106项水质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了。”王砚波是通州水厂技术部的负责人,他对当年总书记到第九水厂视察的电视画面记忆犹新,“总书记来水厂,一定是最牵挂百姓的饮水安全。三年来,全集团员工都把‘水质是生命’的质量观贯彻始终,全体员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生产出来的自来水完全符合国家106项饮用水标准,让总书记放心,让广大市民放心。”

来到沉淀池车间,脚下的水池里哗哗流动着清水,池底倾斜而整齐地排列着淡绿色的管子。王砚波解释说:“斜管本是乳白色,咱们看到的淡绿色是由光线折射而成,这表明原水极其清澈。”来自南水北调的水从沉淀池离开之后,还要经过砂滤池、臭氧池、活性炭池、清水池等10道工艺,最后才能进入配水泵房。调试完成后,接入市政管网,就能流进百姓家。

目前,通州城区的水厂每天供水能力是8万立方米,加上城区主管线输送给通州3.5万立方米,每天供水能力不到12万立方米。夏季用水高峰时段,通州城区的供水能力约有3万立方米缺口。而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快速建设,这个缺口还将继续增加。

通州水厂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天最高将有20万立方米南水注入通州供水管网,完全能够满足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用水需求。按照水务规划,通州水厂二期工程将加快启动,远期供水能力将达到每天60万立方米。“完全达到满负荷投产以后,通州未来几年不会再出现缺水的状况。”王砚波说。

□本报记者 孙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