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文摘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逾制乘用要丢官
后唐庄宗李存勖亡于“朋友圈”
老北京为何称水煮为炒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7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北京为何称水煮为炒

 

水煮称炒,在老北京方言中很常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炒肝、炒红果。

炒肝是会仙居刘氏兄弟所创。会仙居开业于1862年,早年是个小酒铺,刘氏兄弟哥仨,后来经营白水杂碎,他们发现有些顾客不喜欢心肺,吃的时候会挑出来扔在桌上,因此干脆只用肝肠,起名为烩肥肠。恰好当时《北京新报》的主持人杨曼青常光顾小店,与刘氏兄弟很熟,知道他们的想法后,便出主意:一定要起个独特的名字,不如叫炒肝。

据说,杨曼青在炒肝的发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他的建议下,会仙居将肥肠用碱、盐浸泡揉搓,然后清水加醋洗净,用文火炖,烂熟后切“顶针段”,肝则片成柳叶状。入口蘑汤煮后勾芡,所谓口蘑,指的是张家口外的蘑菇,生于草原,雨后萌芽,采摘者看地皮凸起,便要马上将其挖出来,一旦拱破地皮,香味就散了,这和茉莉花茶要选用花苞一样,绝不能用全花,是一样的道理。

炒红果据传是宫廷小吃,即糖水煮山楂,加入桂花,熬成黏稠状,讲究者在吃的时候还要放点蜂蜜。

为什么水煮称炒,《京城旧俗》的作者爱新觉罗·瀛生先生认为是源于满语“colambi”,后来音译成汉语“炒”字,但意思更为广泛,烹、炒、煎、熬均称之为“炒”。水煮的炒最终会熬为浓汁,余汤极少,和炒的效果接近,因此称“炒”字不称“煮”。

不少人因此认为,满人旧俗每日需祭神,煮好的肉与下水吃不了,便卖给饭馆,从《大金国志》及《金史》等书中可见,女真人喜欢以蒜调味,这是炒肝的真正源头。

瀛生先生的观点影响较大,但颇有可争议处。炒肝诞生不过百余年,此前无载,可见出自满语说未必站得住脚。而炒红果的说法很可能来自天津,因为北京人呼为山楂,比如山楂糕、山楂卷之类,天津人往往称红果。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老北京人榅桲与山楂不分,榅桲味道接近山楂,但个大味甜,与苹果同种,自西域传入中国,俗称“野山楂”,并非同种植物。

称煮为炒,其实很可能是商家的把戏,因为在当时炒是比较高级的食物烹调法,炒需要用油,而油的价格非常贵。从典籍上看,宋代以前无炒字,故学者们一度认为炒菜历史不过千年,直到考古发现了周代的炒锅,锅上不仅明确地铸有“炒”字,且锅中有油与鱼,其做法接近现代人的干锅,油则是动物油,可见当时提炼植物油的技术未必成熟。

以“炒”为尊,所以连花生、瓜子也都称“炒”,而夸大其词,更是称为“炒作”。加入炒字,有利于销售,所以只要是制作时水越来越少,有炒的痕迹,便直呼为炒,其实也不奇怪。

摘自新华网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