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健康过节应突出情感与文化内涵
不放少放烟花爆竹已蔚然成风
微信“隐形加班” 不能少了权益维护
年味的真谛 是“幸福期盼”
揪出“老赖”
用压岁钱给孩子上好“新年第一课”
文明不“放假” 当成春节新风尚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压岁钱给孩子上好“新年第一课”

 

春节期间,不少地方陆续迎来取现金和兑换新钞业务的高峰期,有的客户要求连号、吉利号,个别银行甚至出现新钞紧缺的情况。这些现金大部分是给孩子们的“压岁钱”。(2月2日《光明日报》)

压岁钱是一把双刃剑,对孩子的成长利多还是弊多,关键得看家长是如何科学引导和合理利用的。在这方面,首要的是让孩子明确压岁钱的传统意义,不仅要明白父母长辈给“红包”的年文化内涵,也应知道压岁钱并非从天而降的“横财”。只有让幼小的心灵充分感受到美好的历史传承和压岁钱里蕴含的“责任”,才能使压岁钱在返璞归真中用得更有意义。

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以压岁钱为名,其实就是很好的家教素材。当下而言,利用压岁钱,完全可以给孩子上几堂投资理财课、爱心慈善课和日常消费课。比如,可以对孩子进行财商启蒙,通过银行储蓄、购买理财产品、投资基金等途径,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金钱观念,适度体验自负盈亏带来的酸甜苦辣;又如,用压岁钱播撒“慈善的种子”,既可以当做爱心基金,在奉献社会、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也可以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敬孝钱,特殊日子里为长辈们尽上一份孝心。即便是日常消费,也应帮助孩子有效区分“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差别,通过制订用钱计划、建立消费账目,有效避免胡乱花钱乃至一掷千金。

一言以蔽之,“压岁钱怎么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能不能上好这堂课,考量着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持家智慧。用压岁钱给孩子上好“新年第一课”,还得先让家长自己“充充电”。□徐剑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